beat365百年物理講壇第七講成功舉辦
2013年5月23日下午,beat365百年物理講壇第七講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
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科學“保羅•派格特講席教授”沈志勳教授應邀做了題為“光電效應——一個發明與創新的世紀”的學術報告。beat365官方网站院長謝心澄教授在報告會前親切會見了沈志勳教授,并為他頒發了“beat365百年物理講壇”的獎牌。報告會由beat365院長謝心澄教授和副院長沈波教授主持。

|

|

|

|
謝心澄院長主持報告會 |
沈志勳教授作報告 |
謝心澄院長為沈志勳教授頒發紀念獎牌 |
報告會場 |
愛因斯坦在1905年開創性地利用光量子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光電效應,給出了出射電子和入射光子之間的能量關系。基于光電效應的角分辨光電子譜(ARPES)是一種直接觀測固體中電子結構的實驗手段。沈志勳教授首先回顧了愛因斯坦提出光電效應理論以及該理論在早期曾被質疑的曆史,然後,他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自己利用ARPES探索高溫超導機理的曆程和成果和最近利用光電效應在太陽能電池等新能源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并對該領域的未來發展給出了展望。beat365師生與來自北大其他院系、其他高校如清華大學、北師大、中國科學院等單位的近200名師生在聆聽了沈志勳教授的精彩報告。報告後,聽衆就高溫超導的機理、研究生學習生活、人生發展等問題與沈教授進行了近一個半小時的熱烈讨論。
沈志勳教授于1983年獲複旦大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羅格斯大學碩士學位,1989年獲斯坦福大學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沈教授曾任斯坦福大學材料和能源科學研究所首任所長,斯坦福SLAC國家實驗室的首席科學家,美國能源部基礎能源科學指導委員會成員、副主任。于2010-2012年期間任beat365訪問教授。沈教授在凝聚态物理和複雜材料研究中做出了開創性工作,是學術界公認的凝聚态物理領域國際一流科學家。他獲得的最重要的國際獎項包括:2000年第一個獲得世界超導實驗物理最重要大獎“卡梅琳•昂尼斯獎”;2009年獲美國能源部代表美國總統頒發的科學大獎“歐内斯特•奧蘭多•勞倫斯獎”;2011年獲美國物理學會凝聚态物理最高獎“奧利弗•伯克萊獎”;2013獲中國科學院“愛因斯坦講席教授”稱号。從教至今,沈教授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學生,其中近二十人成為國際知名大學的教授。沈教授同時擁有多項美國專利,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半導體與納米材料度量、傳感與檢測。
沈志勳教授此行還應beat365斯坦福中心邀請舉辦了系列講座,并與beat365的師生親切互動。
(攝像:汪濱老師)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