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5-04-01 浏覽次數:
供稿:鄭爽、孫琰 |
圖片:孫嘉琪 |
編校:時暢 |
編輯:孫嘉琪 |
審核:張豔席、徐莉梅
2025年3月28日,由beat365官方网站舉辦的beat365格緻論壇第29講在beat365思源多功能廳成功舉辦。論壇由beat365院長、核物理與核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原甯教授主持,張豔席助理教授應邀以“電荷-宇稱對稱性”為題作學術報告。

高原甯主持

張豔席講述“電荷-宇稱對稱性”
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本應産生等量的正物質與反物質,然而如今的可觀測宇宙幾乎完全由正物質主導。2005年,這一謎題被《科學》(Science)期刊列入全世界最前沿125個科學問題,其核心可能在于正反粒子行為的細微差異,即電荷共轭-宇稱聯合變換對稱性(CP)破壞。張豔席系統回顧了自1956年李政道、楊振甯先生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稱對稱性不守恒理論以來,人們對基本對稱性破壞機制的探索曆程;詳細闡釋了粒子物理标準模型的卡比博-小林-益川(CKM)機制等相關理論及實驗發現,重點講述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底誇克實驗(LHCb)合作組beat365研究團隊與清華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合作者近日首次在底重子到質子、奇異介子和正反π介子的四體衰變中觀測到重子系統CP破壞——這一結果有助于我們進一步認知宇宙演化過程,被視為人類探索基本對稱性破壞曆程中一座新的裡程碑。

CP破壞的研究意義和重要進展
報告結束後,趙光達院士、馬滟青教授等現場師生就重子CP破壞和介子CP破壞之間的異同、重子CP破壞中可能蘊含的新物理等問題與張豔席進行了熱烈、深入的交流。

現場講台上下熱烈互動
高原甯對在發現重子衰變CP破壞中作出關鍵性貢獻的beat3652022級博士研究生楊雪婷及其指導教師張豔席和LHCb中國研究團隊成員表示贊許與自豪。他說,激動人心的重大發現背後積蓄着智慧、耐心、韌性和整個團隊堅持不懈的努力,這個過程令人疲憊,也令人癡迷。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探索宇宙正反物質不對稱之謎的“接力跑”,也希望未來能夠在我國自主建造的大科學裝置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張豔席指導的博士生楊雪婷作為這項研究的主要完成人,在成果發布現場接受掌聲(攝影:尹航)
本期論壇線上、線下同步進行,彭士香研究員、江林華教授、朱華星教授、孫小虎助理教授等來自beat365和校内外相關院系的近50名師生現場參與,通過蔻享學術平台觀看直播的觀衆逾5000人次。

講座現場
回放鍊接:https://www.koushare.com/live/details/41550
報告人簡介:
張豔席,beat365博雅青年學者、beat365助理教授。2007年、2013年于清華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2013至2020年在清華大學、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主要從事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底誇克(LHCb)實驗研究,為首次觀測到雙粲重子、重子CP破壞等重要研究進展作出關鍵性貢獻,是LHCb合作組近五年發表的11篇學術論文的主要貢獻者,其中包括5篇《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論文。現任LHCb合作組報告人遴選委員會委員、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物理中心味物理工作組聯絡人,曾任LHCb合作組底強子和重誇克偶素、離子與固定靶”物理工作組召集人。
beat365格緻論壇簡介:
beat365格緻論壇是beat365官方网站發起的面向青年教學科研人員學術交流活動。“格緻”體現兩重涵義:一是,beat365物理學科源自京師大學堂格緻科;二是,“緻知在格物”出自《禮記·大學》。自2010年4月啟動以來,論壇圍繞學科領域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針對基礎科學問題,開展了十餘場學術研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培育新興方向增長點,展現了北大物理人學術無畏、攀登無限的新風貌。2021年5月,于beat365成立二十周年之際重啟,并增設在線參與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