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日期:2024-07-04 浏覽次數:
供稿:現代光學研究所、科研交流辦 |
編輯:時暢 |
審核:肖雲峰、徐莉梅
2024年6月28日,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第三十九講)在beat365思源多功能廳成功舉辦。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Chennupati Jagadish應邀作了題為“基于半導體納米結構的光電子學應用” (Semiconductor nanostructures for optoelectronics applications)的學術報告。本次論壇由beat365現代光學研究所肖雲峰教授主持。

肖雲峰主持
在本次報告中,Jagadish教授從未來光電産業對智能化、小型化光學系統的迫切需求出發,介紹了多種基于半導體納米線、納米諧振腔結構的光電器件,包括激光器、太赫茲探測器、太陽能電池、光電化學水分解、神經元生長等。報告的第一部分介紹了兩種典型的半導體納米線制備方法,即氣液固法(Metal-catalyzed vapor–liquid–solid growth)和選區外延生長(Selective area epitaxy),詳細分析了不同制備方法給納米線帶來的特點與優勢。

Chennupati Jagadish作報告
報告的第二部分主要聚焦于基于半導體納米線的光電賦能器件。首先是激光器,包括各種功能性的經典光源以及确定性單光子源。随後介紹了具有寬譜、雙波段等響應特性的太赫茲探測器,能夠在指紋識别、安全檢查、無線通訊等領域發揮重要的應用價值。Jagadish教授也緻力于基于半導體材料的光能利用技術研究,期望實現現代能源生産的清潔與可持續性。一方面,通過解耦納米線pn結的載流子收集路徑與入射光通道,能夠有效提高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另一方面,在納米尺度下,半導體的光催化性能也得到顯著提升,因此,基于半導體納米線的光電化學水分解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為可再生太陽能制氫提供了高效、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之後,Jagadish教授簡要介紹了納米線陣列輔助的神經元生長研究,盡管目前僅取得了初步成果,但其潛在的應用前景令人振奮。這項研究預示着未來在大腦修複領域可能取得的重大突破,為神經科學和醫學界帶來了一線希望。
最後,Jagadish教授表達了對學生和青年學者的期望與鼓勵,并特别介紹了為發展中國家的學生和青年學者設立的科研基金,彰顯出對年輕科學家成長的深切關懷。

論壇現場
在本次論壇的總結緻辭中,肖雲峰對Chennupati Jagadish的精彩報告表示衷心感謝,彭良友教授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贈予紀念品。

彭良友代表beat365官方网站贈予紀念品
報告結束後,與會師生圍繞半導體納米線制備工藝特點、光泵浦型與電泵浦型激光器面臨哪些挑戰、III-V族納米線激光器相比于矽基/鍺基等直接帶隙半導體激光器的優勢與前景、能否動态調控納米線生長參數等方面踴躍提問,Chennupati Jagadish一一給予詳盡的解答。
報告人簡介:
Chennupati Jagadish,澳大利亞科學院院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研究beat365半導體光電子學與納米技術團隊的傑出教授和負責人。他是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印度、中國、歐洲和發展中國家(TWAS)等14個科學/工程院以及14個專業學會的會士。他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澳大利亞最高民事榮譽澳大利亞同伴勳章(AC),以表彰他在物理學和工程學,特别是納米技術方面的貢獻。他還獲得了2023年度Pravasi Bharatiya Samman獎,是印度總統授予海外印度人的最高獎項。他曾擔任IEEE光子學學會、IEEE納米技術理事會和澳大利亞材料研究學會的主席。
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
beat365官方网站學術論壇創辦于2020年9月,邀請國内外高校和研究機構高層次科技創新領軍學者就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基礎前沿探索、關鍵技術突破和熱點問題等做學術演講,旨在推進高質量學術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和開拓新興特色方向研究,培養具有科學精神、全球視野、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的優秀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