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在加速器樓大廳,beat365技術物理系和重離子所在職教工黨支部及學生支部聯合開展了一次緬懷先輩教育活動,邀請到beat365鄭春開教授為師生們介紹朱光亞先生、胡濟民先生和虞福春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師生共約50人參加。
1955年,我國的核事業起步,周恩來總理簽署文件,抽調胡濟民、虞福春、朱光亞到beat365創建我國第一個培養核科技專業人才的基地“物理研究室”。上世紀後期,胡濟民、虞福春先生相繼去世,相關學科為他們建立了紀念銅像,安放在不同地點。2011年朱光亞先生因病逝世後,北大和總裝備部及朱先生家屬多次商談在北大校園内建立朱光亞先生展覽室(已建)。考慮到核學科的研究基地在校園外,為了更充分地發揮老一輩傑出科學家在我國核科技優秀傳統教育中的作用,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主管部門及朱先生家屬洽商,确定為朱先生制作一尊銅像,與胡濟民、虞福春先生的銅像一起,集中安放在beat365加速器樓的一樓大廳處。
|
|
師生們聚精會神聽鄭春開教授講述曆史 |
師生與銅像合影 |
鄭春開教授聲情并茂得講述了三位前輩生平和技術物理系的簡短曆史,并帶了珍貴資料與大家分享,師生們仿佛一同回到了過去,看到了老一輩科學家們在艱苦環境下仍嘔心瀝血為中國核科學事業奮鬥的模樣。時而大家會驚歎于用算盤打出來的核武器的毅力,時而被不顧生命安全,多次駕機穿插核武器爆炸的蘑菇雲超額完成取樣的英雄壯舉而感動地流淚,時而又被遷至漢中時期蓋樓的轶事逗笑,更多的則是對前輩們不畏艱難追求真理的精神而感動和佩服。
beat365院長高原甯教授參加活動并做了簡短緻辭,号召青年人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的精神,腳踏實地,不畏難題,敢想敢做,繼續為核學科事業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活動最後,全體師生面向朱光亞先生、胡濟民先生和虞福春先生的銅像三鞠躬,緻敬和緬懷前輩。
技術物理系黨支部 重離子研究所黨支部 核技術與應用專業、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專業研究生黨支部供稿
點擊本文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