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教務新聞
beat365官方网站成功舉辦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報告會
發布日期:2022-10-12 浏覽次數:
  供稿:劉芳兵  |   圖片:周天宇 潘江輝   |   審核:曹慶宏

2022年10月8日下午,北京物理學會“走進高校系列活動—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報告會”在beat365官方网站思源多功能廳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物理學會主辦,beat365官方网站、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beat365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承辦,會議采用線上、下線結合的形式, 80餘位師生代表參加了現場會議,線上累計參會人數超過3.1萬人次,截至發稿前累計觀看人數超過4.3萬人次。

曹慶宏教授代表北京物理學會緻辭,他指出,諾貝爾物理學獎解讀報告會不僅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走進科學前沿的機會,又以直播的形式向公衆提供了普及物理教育的契機,曆屆解讀報告會的成功舉辦,都離不開北京地區高校和中學的大力支持。

曹慶宏教授緻辭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創新部發來賀信,向與會的廣大科技工作者緻以誠摯的問候,對本次會議順利舉辦表示熱烈祝賀,并預祝會議圓滿成功。

會議邀請到beat365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何瓊毅教授解讀本年度諾貝爾物理獎内容。何瓊毅教授以“量子糾纏是什麼——解讀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為題,對“量子糾纏“的概念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從愛因斯坦的質疑、到什麼是量子糾纏、再到貝爾不等式實驗發展,最後介紹了量子糾纏在通信、加密、精密測量方面的重要應用。何瓊毅教授的報告使普通公衆有了了解”量子糾纏“的機會,廣大科技工作者也能從中獲得科研啟發。

何瓊毅教授解讀

報告會現場

在問答環節中,與會師生就報告内容進行了踴躍提問,何瓊毅教授逐一解答。

問答環節

北京物理學會走進高校系列活動從2013年開始連續舉辦了近十年,已經成為北京物理學會的一項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傳統活動。同時,諾貝爾物理獎解讀報告會也是北京市科協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活動的一部分。諾貝爾物理獎解讀報告會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學生提供了了解并走近前沿科學成果的機會。


附1: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獲獎情況

北京時間10月4日下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将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法國物理學家阿蘭·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約翰·弗朗西斯·克勞澤(John F. Clauser)和奧地利物理學家安東·塞林格(Anton Zeilinger),以表彰他們在“糾纏光子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和開創量子信息科學”方面所作出的貢獻。

附2:主講人何瓊毅教授個人簡介

beat365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量子物理、量子信息基礎理論研究,特别是在量子糾纏檢測及其相關應用研究中,從兩體糾纏到多體糾纏、從定性分類到定量檢測、從揭示糾纏性質到開發應用方案,開展了系統性和創新性的理論工作,對量子導引的一系列原創性研究在本領域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顯示度。先後在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國際重要雜志發表研究論文80餘篇。擔任中國物理學會咨詢工作委員會委員、青年工作小組副主任等學術服務。

附3:解讀會回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