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研究生新生代表顧昱晨在beat365官方网站2023年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發布日期:2023-09-12 浏覽次數:
  圖片:經典瞬間   |   編輯:楊怡蕊   |   審核:孟智勇、穆良柱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量子材料中心的顧昱晨。今天,站在這裡,我深感榮幸,很高興與大家一同踏入beat3652023級研究生的行列,加入這個充滿智慧與激情的大家庭。

再續燕園情,我想為來自四面八方的新同學們送上最熱烈的歡迎。金秋九月,我們有幸齊聚美麗的燕園,也許大家已經開始沉醉于校園的每一角落、每一縷風景。當我接到張帆老師的邀請時,心中既是激動又是緊張。我深知我的個人經曆絕對無法代表beat365的大家,以我淺薄的學識和履曆也無法給大家什麼有價值的建議。因此作為各位同學的代表實在難符其實,在此僅以我個人經曆分享一下我最近的所思、所感。

還記得四年前,對物理研究一竅不通的我,憑着對愛因斯坦、牛頓、費曼等大科學家美好生活的想象,選擇了走上物理學的道路。本科四年,我在探索中成長,在困惑中堅持,漸漸揭開了物理學的神秘面紗。在本科一年級剛入學時,我就遭到了高等數學課程的迎頭重擊,慘淡的績點一度使我喪失了繼續在物理學道路上走下去的自信。但物理的魅力,那種用物理語言揭示宇宙奧秘的過程,讓我倍感摯愛。“生活好難,物理多簡單”,對印在物院院衫上的這句話我也逐漸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

後來,我又加入了課題組,開始接觸物理學前沿的科研問題。此時我才逐漸明白,那些被銘刻在教科書中的大發現,那些來自天才科學家的靈光一閃,隻是物理學曆史長河中那幾朵最耀眼的浪花。人類認知的進步靠的不是靈光一閃,而是無數聰敏、勤勉的科學家在幾十年如一日的苦工中,一點點堆砌起物理學的地基。科研與學習教科書不同,沒有參考答案和現成的公式,必須要經曆不斷的嘗試和失敗,才能逐漸接近真相。在過去,我也曾在整個暑假的數據測量之後,得到的皆是負面結果,當然,後來我也接受了這就是科研的常态。在這樣的生活中,我也曾被淹沒于無窮無盡的日常細節工作中,忘記了自己的目标是什麼。因而在此我也特别感謝我的導師李源教授,在我感到迷茫時對我的鼓勵,每每都能讓我重新認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所在。不過,也正是在這一點點的工作積累中,我們才能朝着理解大自然這個終極目标前進。我衷心期望我們能更快更好的适應本科學習到研究生階段的轉變,在繁瑣的日常工作中也要時常問問自己:我從哪裡來?我又要上哪裡去?

最後,實在慶幸能夠在北大物理學科成立110周年之際,與大家相聚于美麗的燕園,相互交流,共同探索。北大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未來的道路或許坎坷艱險,但我相信,隻要我們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堅定的意志,從不停止探索的步伐,就一定能走出自己的道路。祝願我們都能在北大物院好好學習、順利畢業,沐浴百十載物理的榮光,珍視北大物理人的榮耀,開拓我們的光明未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