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院長高原甯在beat365官方网站2023年開學典禮上的緻辭
發布日期:2023-09-12 浏覽次數:
  圖片:經典瞬間   |   編輯:楊怡蕊   |   審核:孟智勇、穆良柱

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老師們:

下午好。

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院師生向2023級同學的到來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祝賀!向撫育你們成長的家長們、培育你們成才的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回首過去的三年,你們在一心向學的同時,觀摩了建黨百年的舉國盛況,聆聽了建團百年的青春樂章,也經受了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持續壓力和考驗。今天,當我們不必做“雲典禮”的備用方案,就可以踏踏實實地坐在建校百年時興建的這座講堂裡,感受着“命運安排我選擇了燕園一片土”,憧憬着“每個北大學生都會有和這個校園相聯系的夢和記憶”,這是真真切切的幸福歡愉。我們在過去的三年裡經曆了很多,體悟了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重溫了科學的力量及其助力國家創新發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現實意義:科學也許不會為戰勝疫情這樣的全球性危機提供現成的答案——即便有這樣的答案,大概也不可能從已有的原理直接推導出來,然而,科學定義了一種态度、一種認知。尊重科學、相信科學、運用科學,堅持科學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支撐我們打赢了一場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對同學們學好物理、做好研究也會是有益的啟發。

今年是beat365物理學科創建110周年。beat365的使命是培養能夠引領未來的拔尖人才,beat365的初心是培養能夠引領未來世界科技前沿的卓越人才,那麼對于你們——未來的科技領軍人才,我們會有怎樣的期盼呢?作為你們的大家長和老學長,恕我在這裡啰嗦幾句,也可以算是幾點要求吧:

一是要有敬畏心。“畏則不敢肆而德以成,無畏則從其所欲而及于禍。”敬畏自然,可以激發探索未知的潛能;敬畏生命,可以激勵造福人類的動力;敬畏科學,可以堅守風清氣正的底線;敬畏真理,可以堅定求真唯實的信仰。北大物理人一向是自覺自信的,然而隻有建立在敬畏基礎上的自覺自信才是值得驕傲的。

二是要有好奇心。“學問,學問,要學‘問’;隻學答,不學‘問’,非‘學問’。”——這是李政道先生2006年回國時與大學生座談時分享的治學之道。從零到一、敢為人先,就是要好問、好琢磨,憑這股子“瘋勁兒”,自己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分析問題,最終自己能夠解決問題。北大物理人一向是敢想敢說的,然而隻有秉承科學精神、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敢想敢說才是值得鼓勵的。

三是要有責任心。首先是對自己負責,珍惜生命、努力學習、熱愛生活;其次是對家庭負責,孝敬父母、關愛手足、尊重伴侶;再次對同學、同事、同伴負責,友善共處、誠信合作、互助共進;當然,還要對集體、對社會負責,力圖把大事做圓滿,把小事做精緻,把難事做穩妥。北大物理人一向是敢試敢為的,然而隻有蘊含使命意識、擔當意識和奉獻精神的敢試敢為才是值得支持的。

四是要有進取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學習對你們當前來說,是首要任務,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不懂就學,不會就練。求真學問,必要坐一番厚積薄發的冷闆凳,夯實知識基礎和基本技能;練真本領,必要下一番腳踏實地的苦功夫,習得人生經驗和社會閱曆。北大物理人一向是創優争先的,然而隻有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的創優争先才是值得稱頌的。

五是要有包容心。“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首先要容許自己犯錯或受挫,釋放“沒有第二,隻有第一”的執念;其次要容許别人異見或争議,跨越從“死對頭”到“哥倆好”的鴻溝;當然,還要主動拓展眼界和拓寬格局,眼界決定境界,格局決定結局。北大物理人一向是自立自強的,然而隻有胸襟開闊、步履輕盈的自立自強才是面向世界一流的。

以上幾點,與同學們共勉。

同學們,你們是“北大物理”最新鮮的血液,110年的光榮與夢想、文化與精神将在你們身上赓續與煥新。我由衷地希望你們身強體健、德才均備、情理兼修;希望你們每天都有新期待、新體驗、新收獲;希望你們在北大物理人的大家庭中快樂成長、堅韌成才。

最後,再次歡迎2023級新同學的到來!祝願beat365的每一位老師和同學新學年達成新目标,邁上新台階!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也預祝新老同事節日快樂!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