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2021級本科新生李享,很榮幸能作為新生代表在beat365開學典禮上發言。
八天前,我們189名小夥伴懷揣着對物理學的共同熱愛,從大江南北趕來beat365報到,相識、相交,開始一段新的人生旅途。而從今天起,我們又擁有了一個共同的、嶄新的、響亮的名字——北大物理人。
小時候,父母口中的北大是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中學時,課文裡的北大是孕育民族希望的地方;如今,我們身處的如此真實的燕園,将是我們未來四年格物緻知、笃行逐夢的殿堂。經過十幾年的厚積薄發,經曆高考的洗禮、競賽的角逐,走進中國最具精神魅力的學府,走進中國物理高等教育的發源地,相信大家和我一樣非常激動,因為人生的第一個夢想終于實現了!
然而,這并不是我們的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與物理為伴、為夢想前行的征程才剛剛開始。在前方向我們招手的不僅有眼花缭亂的機會,還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大大小小的挑戰。今年春季來beat365旁聽,讓我驚歎于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講解和幽默風趣的談吐,感慨于學長們思考之積極、提問之踴躍,更讓我為課業要求之高,絕不會輕輕松松就能蒙混過關而隐隐忐忑不安。因此,我們不能丢掉小學、中學階段養成的好習慣和煉成的好作風,繼續腳踏實地、發奮圖強;我們昂揚着青春的風貌,蓬勃着青春的力量,将在追尋理想信念的路上奔跑,不負韶華,不負期待。
物理學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智慧結晶和改變世界的驅動力。一代又一代物理學家前赴後繼,把科學發現、技術變革推向一個又一個令人敬畏的高度。我們一邊蓄力向峰頂攀爬,一邊期待能有機會為下一個奇迹鋪路架橋、添磚加瓦。已知終究是有限的,我們也必然會像前輩一樣面對無限的未知,需要依靠自己發現并解決問題,從而收獲更多的新知識和新經驗——無論物理學習,還是人生磨砺,皆如此。因此,即使資曆尚淺,我們也應該主動轉變學習方式,嘗試向真正的研究者看齊:首先是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團隊合作。
我們将告别中學時代“兩點一線”或“三點一線”的生活,耳畔不再回蕩老師的教誨和父母的叮囑;我們将面對遠比之前豐富得多的便捷資源,擁有比之前充裕得多的自由時間,或在各種學術競賽中角逐優勝,或在各種社團活動中開拓視野,或在各種社會實踐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與此同時,我們也肩負起比以前更大的、更多的責任。這些責任中,一部分是佩戴校徽之時賦予給我們的推動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責任;另一部分則是我們成人之時獲得的對自己、對家庭應盡的責任。因此,我們要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要做什麼樣的學問,更要考慮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對自己的作為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記得在一次競賽課上,老師說:“當你仰望星空的時候,無數穿越時空的光子正湮滅在你的視網膜上。”物理學是如此地浪漫——這是物理學家窺見宇宙奧秘、“寄蜉蝣于天地”的寬宏,也是物理學家審視物質奧秘、探真知于細微的執着。若将青春之熱愛付諸于這樣理性與感性兼具的事情,孤寂和迷茫自然會離我們遠去。願我們像牛頓說的那樣,保持對科學的好奇心,像海邊的孩子追逐光滑石子和美麗貝殼那樣去追求真理。
記得田曉菲在《十三歲的際遇》裡寫道,北大“永遠年輕着,微笑着,擁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夢想,激勵一屆又一屆學子的抱負”。而今,十八九歲的我們滿載着憧憬與抱負走進燕園,書寫屬于我們的光陰故事;我們期待,在湖光塔影下探究物理學的樂趣,體味物理學的情懷;我們相信,四年之後再回首,一定會為自己的選擇而驕傲,為自己的收獲而自豪!
最後,在教師節即将到來之際,祝老師們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