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陳曉林:beat365官方网站承擔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集訓隊工作情況回顧
發布日期:2021-07-05 浏覽次數:

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第二年入學的本科生,即beat3652002級本科新生中,沒有招收到任何一名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下稱“國際競賽”)的學生。這是自我國開展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下稱“全國競賽”),高校從競賽學生中錄取優秀學生以來,北大物理學科招生結果最差的一次。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院長葉沿林、黨委書記郭建棟和分管本科生招生與培養的副院長郭華等學院領導決定選派學院一線教師到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下稱“全國決賽”)現場直接參與競賽學生的面試、招錄工作。這一決定得到了beat365招生工作辦公室的支持。

2002年秋,郭華副院長和一批骨幹教師趕往河南鄭州第19屆全國決賽現場,與校招辦共同組織競賽學生的面試、推薦并預錄取27名決賽一等獎獲得者中的13名,他們将作為2003級本科新生免試進入北大,其中三人在2003年複旦大學承辦的全國競賽集訓隊培訓、選拔中進入前五名,入選第34屆國際競賽中國隊,從而扭轉了前一年競賽招生不利的局面。自此,beat365教師參加競賽學生招生工作成為常态。

2003年,我随葉沿林院長拜訪時任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委員會主任的叢樹桐先生,當面請教競賽學生培養等相關問題。叢先生對beat365領導班子重視競賽學生選拔和培養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

同年秋,學院教師團隊赴山東濟南第20屆全國決賽現場招生,預錄取的施烨明、高亢、郎瑞田三名學生獲得2004年第35屆國際競賽金牌。随後的若幹年間,beat365的競賽招生從低谷走出,每年招收的國際競賽金牌學生一直穩定在2~3名。

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和亞洲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下稱“亞洲競賽”)的隊員均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集訓隊選拔産生,而參加集訓隊的成員則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成績決定。集訓隊的培訓、選拔和帶領中國隊參賽是一項跨年度的工作:一般從每年11月份開始,對當年全國決賽成績排在前幾十名的學生進行培訓;然後通過多次考試,選拔出參加次年國際競賽的中國隊成員5名和亞洲競賽中國隊成員8名;第二年再次對參賽隊員進行賽前訓練,并于5月前後參加亞洲競賽,7月前後參加國際競賽。

2005年8月30日,學校任命王若鵬為副院長;2009年11月10日,學校任命劉玉鑫為副院長;2016年上半年,學校任命朱守華為副院長;2019年6月25日,學校宣布beat365新一屆行政班子的任命,曹慶宏任副院長。這幾位老師先後主管本科生招生與培養,為學院近些年承擔全國競賽集訓隊工作和北大競賽學生招生工作的組織實施,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2005年,beat365向中國物理學會物理教學委員會提出申請,承擔自2007年起連續四年的全國競賽集訓隊的承訓工作,并獲得批準;後因故實際連續承擔2007—2008年度至2011—2012年度的集訓工作,共五年。2012年之後,作為全國競賽集訓隊承訓大學聯盟單位,學院又承擔了2016—2017年度和2019—2020年度的集訓隊工作。按計劃,本應分别參加相應年度的7次亞洲競賽和7次國際競賽(見下表),但出于在台灣承辦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等原因,中國隊未能參加其中的兩次亞洲競賽。

在學院教師帶領下,參加上述12次競賽的中國選手全部獲得金牌(國際競賽35塊和亞洲競賽40塊),并取得多次總成績第一名和多項單項獎。

2007年,學院首次承擔集訓隊工作,老一輩教師發揮了主導作用,舒幼生、段家忯擔任總教練。2008—2012年裡的九次亞洲競賽和國際競賽領隊大都由荀坤、王若鵬兩位老師擔任。

2008年4月27日,第9屆亞洲競賽中國隊選手在賽程結束後參觀中國駐蒙古大使館

第10屆亞洲競賽的理論考試題目偏簡單,中國隊選手未能充分展現自己的水平。已被北大預錄取的熊照熙、雷進、史寒朵、林倩四人和一名泰國選手均獲得滿分,但組委會隻準備了一份理論成績第一名的獎品,最終熊照熙被選為理論最佳解題獎獲得者。

第10屆亞洲競賽取得理論成績滿分的四名中國隊選手

第40屆國際競賽的中國隊五名選手全部是被北大預錄取的學生。其中,兩名女生表現異常出色:史寒朵一舉奪得總成績第一名、實驗成績第一名和最佳女生獎三個單項獎;林倩取得總成績第四名。時任國際競賽委員會主席的漢斯·約登(Hans Jordens)博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是國際競賽四十年曆史上首次由女生獲得總分第一名。競賽會刊最後一期用整個封面刊登了史寒朵領獎的大幅照片,并刊登了對她的采訪。有些領隊表示,兩名中國女選手的驕人成績将會鼓舞他們在自己國家和地區的女生中開展物理教育。

第40屆國際競賽中國隊全體成員(左一:王若鵬;右一:陳曉林,右二:荀坤)

第12屆亞洲競賽的組委會為參賽師生安排了極為豐富的活動,先後組織大家參觀雅法、耶路撒冷、死海、戈蘭高地、約旦河等著名景點和西牆(Western Wall)、聖墓(Holy Sepulchre)教堂等宗教場所;還組織大家體驗死海的浮力,乘坐皮劃艇沿着約旦河漂流等。以色列方面的安保工作做得非常細緻,每次外出,過一段時間就至少有兩位随行工作人員同時清點人數,且至少清點兩遍無誤後才繼續行程;每個參觀小組都配有武裝保安人員。以色列的草場、叢林、田野布滿了實施滴灌的水管,水資源因此得以更充分的利用。熱情、友好的以色列人既能堅持自己的原則,又能在必要時作出妥協,顧全大局。中國隊在收獲8塊金牌之餘,加深了對以色列風土人情的了解。

第12屆亞洲競賽閉幕式後的中國隊選手與随隊工作人員

結束2012年第43屆國際競賽的征程後,時隔五年,beat365于2016年再次負責全國競賽集訓隊工作;朱守華擔任集訓隊領隊,穆良柱、楊景兩位老師擔任亞洲競賽和國際競賽領隊。

第18屆亞洲競賽的舉辦地雅庫斯克建于1632年,是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首府及科學、文化、經濟中心,距莫斯科8468千米。雅庫斯克市建在永久凍土層上,一月份的月平均氣溫接近-40攝氏度,極低氣溫達-60攝氏度,有“冰城”之稱。我們返京途經莫斯科時,恰逢俄羅斯衛國戰争勝利72周年紀念日,于是從地鐵五号線的白俄羅斯站下車,随着特維爾大街上參加“不朽軍團”遊行的當地民衆一路向東南,步行至紅場,又繞行紅場—克裡姆林宮地區将近一周,才在地鐵一号線的列甯圖書館站踏上前往機場的路。

2017年5月9日,第18屆亞洲競賽中國隊在莫斯科紅場附近參加俄羅斯衛國戰争勝利72周年遊行(前排左一:陳曉林;後排右一:楊景,右二:穆良柱)

第48屆國際競賽的組織工作險象環生。按照最近若幹年的慣例,每屆競賽的承辦方和主辦地提前數年即被确定,但由于競賽委員會始終未找到合适的國家或地區,印度尼西亞才在2016年臨危受命,留給他們的準備時間僅有短短一年,為競賽舉行增加了額外的難度。在理論考試中,工作人員錯發給俄羅斯隊和韓國隊英語試卷(本應分别發放俄語和韓語試卷),錯發給澳大利亞隊德語試卷(本應發給奧地利隊),新加坡隊領隊為該國選手準備的試卷也未能按時發放,諸如此類,導緻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參賽選手未能發揮應有的水平。這樣的話,如何評獎就成了一大難題。為此,競委會主席在全體委員會議上提出特别動議:一是對本屆競賽成績從粗處理,取消查卷環節;二是各參賽隊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提出變更獎項的申請,例如原本獲得銀牌的選手可以申請金牌。金牌分數線公布後,中國隊選手的分數位居第二名至第六名,全部取得金牌,因此不能再申請提高獎項等級,同時非常遺憾地失去糾正因誤判損失分數的機會,以0.405分(滿分為50分)的微弱差距與總成績第一名失之交臂,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公平因素所緻。根據競賽規則,英語非母語的選手用母語作答與用英語具有等同性,而中國選手用中文解答的部分内容明顯被閱卷人誤判,沒有得到應有的分數(以往這類情況大都可以通過查卷予以糾正)。

第48屆國際競賽中國隊返京後在首都機場受到部分隊員所在中學師生和親友的歡迎(左一:穆良柱;右一:陳曉林,右二:楊景)

2020年,beat365第三度負責全國競賽集訓隊工作,由老中青三代教師共同實施(教師名單見下表),順利完成了隊伍過渡。舒幼生提供宏觀指導,段家忯參與具體指導;培訓、選拔和帶隊參賽都由中青年教師擔綱。

2020年12月15日晚,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International Distributed Physics Olympiad, IdPhO2020)圓滿閉幕。已進入北大本科就讀的中國隊選手張意飛、孫睿、李世昌、韓永琰和歐陽霄宇全部以高于金牌分數線50%以上的優異成績奪得金牌并囊括前五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定當年7月18—26日在立陶宛共和國舉行的第51屆國際競賽順延至2021年。為了使各個國家和地區當年選拔的學生不失去寶貴的參賽機會,經國際競賽委員會同意,俄羅斯主動承擔本次命題、組織等工作。競賽于12月8—15日在跨越14個時區的全球多地舉行,要求在開考前兩小時通過網絡傳輸試題,選手須在試題開始傳輸時進入各賽區等侯室“隔離”;最東部時區的選手結束考試時,最西部時區的考生必須進入考場。競賽組織委員會将實驗考試專用設備統一發往派到各賽區的專員,由其親自送往考場;對考場布置、設備調試等每個環節也有明确的要求和嚴格的規定,不僅在線上實時監控,還委派專人赴各地賽場實地考察和全程監督。作為本次中國賽區的承辦單位,北大beat365以最快速度将西樓思源多功能廳改裝成符合組委會标準的考場,确保中國隊順利取得參賽資格。

IdPhO2020中國賽區考試現場的中國隊員和監考專員(左一、左二)

IdPhO2020閉幕式結束後,中國賽區分會場歡聚一堂

近二十年來,beat365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合作交流等各方面穩步發展,為北大物理學科的招生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beat365對競賽學生選拔機制的探索和培養過程的完善,以及在改革實踐中積累的一系列經驗和成效,推動了北大物理學科和相關學科教育質量、國際聲譽的有力提升。從2008級本科新生開始,北大物理競賽生源出現顯著突破,作為标志性指标的國際競賽金牌選手人數打破 “三人瓶頸”:在2008—2020級十三個年級中,僅2013級招收3人;2008、2010、2011、2015、2019級五個年級分别招收4人;2009、2012、2014、2016—2018和2020級七個年級則包攬了5人,其中2014級和2020級更是兩次将全國競賽集訓隊前13名學生(即國際競賽5名金牌選手和亞洲競賽8名金牌選手)全部招緻麾下。此外,2011級還招收了一名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獲得者(肖伊康)和一名獲得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的馬來西亞華裔(周國偉),這是beat365在與東京大學吸引優秀留學生的競争中所取得的重要進展。

然而,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來自傳統名校和新興強校的挑戰愈發艱巨,須臾不可松懈;十九年前遭遇的“滑鐵盧”教訓猶新,不應重蹈覆轍。

在beat365官方网站承擔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集訓隊工作和競賽學生招生工作中,也得益于來自院内各系、所、中心和行政辦公室其他同事及一些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無私付出,得益于學校招生工作辦公室的指導和相關兄弟院系的支持與合作。在此,謹以這篇文章向為beat365人才培養獻策獻力的每位老師和同學緻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簡介:

陳曉林,beat365官方网站普通物理教學中心教授,2003年6月至2015年8月擔任beat365副院長,2005年7月至2019年11月擔任beat365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