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beat365名譽教授有馬朗人先生去世
發布日期:2020-12-08 浏覽次數:

日本著名核物理學家、beat365名譽教授有馬朗人先生(Akito Arima)于2020年12月7日在東京家中逝世,享年90歲。

有馬朗人先生1930年9月13日生于大阪,畢業于東京大學,是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因對原子核磁矩、赝自旋對稱性、組态相互作用殼模型、原子核結團效應、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等做出的開創性貢獻而享譽世界。有馬朗人先生還是傑出的物理教育家,先後培養了44名博士和數十名博士後,其中許多人已是相關領域的著名科學家。有馬朗人先生曾擔任東京大學校長、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理事長、中央教育審議會會長、日本參議院議員、文部大臣、日本俳句學會會長、武藏學園學園長、武藏大學校長等。

有馬朗人先生始終緻力于推動中日科學與教育合作交流,自上世紀 80 年代以來訪問中國 150 多次,為中日交流做了大量的工作,1998年被授予beat365名譽教授,曾獲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中國政府友誼獎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紀念章等榮譽。

1998年5月,有馬朗人先生被授予beat365名譽教授

1983年,有馬朗人先生與beat365楊立銘院士聯合在蘇州舉辦國際核物理會議,這是最早在中國舉辦的國際核物理會議之一。他推動了在北京舉辦1986年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與高自旋國際研讨會、1995年的國際核物理大會、1999年開始的系列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2010年的原子核磁矩國際研讨會等。在他擔任東京大學校長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所長期間,分别簽署了與beat365的合作協議,實質性地推動了與beat365在物理學和核科學等領域的合作,加強了雙方的人員互訪和交流,促進了beat365青年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培養。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有馬朗人先生就與beat365楊立銘院士等合作,開展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觀基礎和原子核集體運動等研究。2000年以後,他與beat365孟傑教授等合作,在相對論框架下,開展原子核赝自旋對稱性的微觀起源、原子核磁矩的π介子交換流效應等研究。2018年,為慶祝有馬朗人先生米壽,beat365孟傑教授、東京大學大塚孝治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趙玉民教授,邀請來自中國、日本、美國、法國、德國和以色列的科學家,在 Frontiers of Physics 編纂《原子核的簡單性、對稱性和美》專刊,以緻敬有馬朗人先生對核物理的貢獻。

2009年8月26日有馬朗人先生在beat365做講座

Frontiers of Physics 編纂《原子核的簡單性、對稱性和美》專刊,緻敬有馬朗人先生對核物理的貢獻

有馬朗人先生的去世,是國際核物理學界的重大損失!他對核物理和中日友好作出的貢獻,必将激勵後人投身科學研究和中日友好事業!

有馬朗人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