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beat365院長高原甯教授為“博雅理學講堂”開篇
發布日期:2020-09-30 浏覽次數:

2020年9月23日,由beat365博雅講堂面向2020級新生開設的公共選修課“博雅理學講堂”拉開帷幕。理科教學樓108階梯教室人頭攢動,座無虛席。

beat365常務副校長龔旗煌院士緻開篇詞。他指出,基礎研究決定着科技創新的深度和廣度,“卡脖子”問題的根子正在于基礎研究薄弱。教育部在beat365等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即“強基計劃”),意在探索有北大特色的基礎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推進優秀學生,選拔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他希望同學們在鍛煉健康體魄和堅強意志的同時,充分利用博雅講堂這一“強基計劃”的載體,鍛造基礎紮實、素質全面的學養本領,充滿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課程主持人、理學部副主任、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吳凱教授借朱光潛先生作品集的标題“厚積落葉聽雨聲”,介紹了理學講堂的主旨和課程要求,鼓勵同學們潛心向學,報國奉獻。

随後,beat365院長、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高原甯教授以“鏡像中的世界可以是真實的嗎?——分立對稱性和CP破壞”為題,開啟講堂第一課。自然界是否存在鏡像對稱性是物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與之類似,電荷共轭、時間反演對稱性也分别在理解物質構成和宇宙演化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高原甯從如何定義“左”“右”和“正”“負”,引入粒子物理學中的“分立對稱性”概念,并通過例舉D介子、底誇克、K介子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上底誇克探測器(LHCb)等相關實驗,娓娓講述了CP破壞,引導同學們探尋宇宙中正反物質不對稱現象的起因。他說,基于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可能産生颠覆性、前沿性技術,後者反過來又可以催生新思想、新理論、新方法和新的科學手段;技術創新、應用轉化及其基礎支撐從來都是推動人類科學技術進步相輔相成的重要動力。

據悉,“博雅理學講堂”以“科學知識、科學思維、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為主線,從自然科學領域的經典與前沿科學問題出發,旨在激發學生對基礎學科的研究興趣,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同時展示自然科學魅力中所蘊涵的人文情懷。課程由beat365理學部和相關院系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