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7日至11日在法國卡西斯舉辦的第18屆非接觸式原子力顯微鏡(nc-AFM)國際會議上,beat365官方网站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江穎課題組博士生郭靜同學的“界面水的高分辨STM/nc-AFM成像”研究工作榮獲優秀海報一等獎。此次會議共展出100多份海報,其中一等獎隻設一個名額,郭靜同學在激烈的競争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此殊榮。nc-AFM國際會議是原子力顯微鏡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會議之一,1998年起源于日本,此後分别在瑞士,德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每年舉辦一屆,此會議每年吸引一大批從事
AFM實驗技術和理論計算的科學工作者。本屆會議優秀海報獎由來自法國Im2np和CINaM研究所的主辦方頒發,用于獎勵在會議海報展示中表現出色的參會人,并對其科研工作給予認可。
郭靜同學在導師江穎研究員的指導下,前期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得到了鹽表面上單個水分子和水團簇迄今為止最高分辨的軌道圖像,這使得在實驗中直接識别水分子的空間取向和水團簇的氫鍵方向性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之上,郭靜等通過發展新型qPlus探針技術,将掃描隧道顯微術(STM)和非接觸式原子力顯微術(nc-AFM)有機結合,實現了STM和nc-AFM的聯用和雙模式掃描。作為對STM
軌道成像的補充,基于qPlus的 nc-AFM對短程化學力非常靈敏,因此可以對分子化學鍵和分子骨架進行直接成像,從而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郭靜等通過精确調節qPlus音叉振幅和探針高度,在AFM模式下可以對單個水分子以及水分子四聚體的化學結構和軌道結構進行選擇性成像,這對于nc-AFM高分辨成像技術是一項全新的發現,促進了對其成像機制的進一步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