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10月19日于beat365召開的中國天文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上,我校beat365天文學系吳學兵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景益鵬教授獲得了中國天文學會首屆黃潤乾天體物理基礎研究獎。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顧問崔向群院士、中國天文學會第十三屆理事會理事長武向平院士向他們頒發了獎勵證書。
中國天文學會為鼓勵并表彰在天體物理研究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天文學家,促進中國天文學發展,特設立中國天文學會黃潤乾天體物理基礎研究獎。該獎項是遵照我國已故著名天體物理學家黃潤乾院士的遺願,将他2007年獲得《雲南省突出貢獻獎》獎金餘額的肆拾萬元捐贈中國天文學會設立的。該獎項自2015年開始,每兩年評選一次,授予在天文研究中做出重要貢獻的中國天體物理工作者,其獲獎工作主要在國内進行。
吳學兵教授在類星體與活動星系核、黑洞吸積理論等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領導團隊利用我國自主觀測設備發現三千多個新的類星體,特别是近期發現了一個迄今最亮、黑洞質量最大的高紅移類星體,對黑洞的形成與吸積過程的研究有重大意義。他還與合作者一起提出或改進了多種估算活動星系核中心黑洞質量的方法,在黑洞吸積盤的穩定性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