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在王竹溪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上學生代表劉慎修的發言
發布日期:2016-06-21 浏覽次數:
尊敬的各位前輩、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很榮幸能在今天這樣一個特殊的場合作為beat365的學生代表發言。

作為一個晚輩,我對王竹溪先生的了解是從進入大學時開始的。第一次看到beat365門前的銅像,介紹牌上“北大物理六宗師”“beat365副校長”“理論物理學家”這些華麗的字眼已經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王先生那和善的笑容更是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雖遺憾無緣親聞授業,但想必王先生也會是一個可親可敬又平易近人的導師了。今天各位前輩的講述着實讓我對王先生更添了幾分敬意。

在大學兩年多的學習中,許多課程總是會與王先生的著作不期而遇,從熱學到統計力學,還有那橫跨三個學期的數學物理方法及專題課程。記得《熱力學》那絲絲入扣的推導就曾讓我着迷,偶然從舊書攤上淘到的《統計物理導論》也讓我如獲至寶,至于百科全書一般的《特殊函數概論》更是讓人高山仰止。而在這些教科書中,王先生字字嚴肅小心,從沒有半句含糊其辭,學起來總能十分清晰明了,讓人不留困惑,每念及此,王先生治學和教育的嚴謹認真态度就讓我歎服不已,正是我們年輕一輩學習的楷模。

後來又知道,除了物理,王先生在語言文學上的造詣也非同尋常,幼年即熟讀《四書》《左傳》,而王先生在自然科學中的嚴謹求實作風也同樣被他帶到了對語言文學的鑽研中,他獨力編纂的《新部首大字典》則更是目前收字最多的字典。王先生的文理兼通總是令我輩慨歎和敬服,未曾想一個人的智慧和博聞竟能到如此的境界。除了欽歎,他的風範也在不斷地點醒着我們,科學精神從無文理之分,無論今後從事什麼行業,或是處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不能片刻丢棄像我們學物理時需要的那種勤謹之風。

于我們的人生,大學可算是走向生活的開始。走出校園後,或要投身科研,或是奔赴職場,但不管走向何方所做何事,王先生總是我們工作學習的精神标杆,敦促着我們像他平日做到的那樣,以謙遜、博學、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來要求自己,像他所自詠的那樣,“耿耿忠心效桑梓”。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