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1.
一、重要事項
我院選拔了177位學生志願者,奧運會、殘奧會期間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北大體育館志願服務,表現優異,其中兩位學生幹部受到學校“金牌志願者”的表彰,近20位同學受到北京奧組委、學校的“先進志願者”表彰。
學校正式通過設立等離子體物理二級學科博士點,這是我院恢複設立等離子物理學科取得的重要進展。目前該學科有四位博士生導師:王曉剛教授、肖池階研究員、霍裕平院士(兼職)、雷奕安副教授。
秦國剛院士榮獲2008年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
陳佳洱院士獲頒德意志聯邦功勳十字勳章。
王稼軍教授獲國家教學名師獎。
孟傑教授獲得第二十一屆Khwarizmi國際獎。
由龔旗煌教授負責的“介觀光學與飛秒光物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考核優秀并獲滾動資助。
理論物理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吳俊寶(導師宋行長教授)的博士論文獲2008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理科基地物理基礎課程教學團隊入選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
《量子力學》和《力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至此beat365的國家精品課程達到9門。
1998~2007年十年間,我國共有62篇累計被引用次數超過200次的科學論文,其中包括beat365教師發表的5篇(俞大鵬教授3篇、劉式适教授2篇),而全北大一共有8篇。
2008年beat365外來科研經費又創新高,達到9700多萬元。
2008年10月16-23日,學院參與承辦的第25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自1984年北京市承辦第一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至今,物理競賽已經在全國各省市連續舉辦了24屆,本次決賽是第二輪回的開始。
本年度陳斌、呂勁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通過學校百人計劃引進5人。
“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設立,本金共40萬美元。
經過多年努力,學校正式批準建設物理西樓,地皮和資金已經落實,進入基建報批程序。
二、隊伍與學科建設
2008年離退休13人(其中正高8人,副高1人,中級1人,初級1人,職員2人);調出2人。2008年補充教職工15人(其中國内外引進6人,博士後出站留校2人,選留應屆畢業生7人)。2008年評定任職資格教授3人,副教授1人,正高工1人,高工3人,工程師7人,助理研究員1人。2008年共招收13位博士後,其中企業博士後2人,留學歸國博士後1人,外籍博士後1人;先後有14名博士後出站。截止到2008年12月我院在站博士後共27人。
據初步統計,我院今年發表SCI論文超過390篇,高影響因子論文比去年明顯增加。歐陽颀、顔學慶、趙光達、孟傑、沈波、劉玉鑫等老師領導的課題組分别在美國Phys.
Rev. Lett.上發表文章;胡小永和龔旗煌老師的論文在Nature Photonics上發表;呂勁老師的論文分别在Nano
Letters和Small上發表,王宇鋼老師的論文在美國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陳斌教授2007年的一篇論文被評為“2007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優秀學術論文”
2008年教育部三項重大項目通過驗收,分别由馬伯強教授、沈波教授和王宇鋼教授負責。beat3652008年申請專利20項,獲專利授權13項。
beat3652008年到校科研經費超過9757萬元。正在進行的項目包括:主持973項目4項,課題24項;主持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5項;主持863項目9項;主持國家傑出和群體基金9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9項,重大研究計劃2項,國際合作項目及其它專項4項,面上項目89項,協作項目9項;教育部重點項目3項,博士點基金17項,人才相關基金及專項18項;主持國防項目8項,北京市科技項目6項,國際合作項目6項;其他項目19項。共計240項。
2008年獲批5個973課題,負責人分别是樊鐵栓教授、、俞大鵬教授、兼職教授霍裕平院士、郝建奎副教授、肖立新副教授。重離子所焦飛老師等獲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資助,批準經費580萬元。2008年新獲得批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44項,批準總經費超過一千萬元,包括劉川教教、冒亞軍教授分别主持的重點項目,葉沿林教授主持的重大國際合作項目,葛愉成老師主持的儀器專項等。另外,我院獲博士點基金資助8項,北京市科技新星1項。
2008年度“物理演示實驗室”入選beat365先進實驗室,康香甯,鄭紋,全勝文入選實驗室先進工作者。2008年,beat365共購置40萬以上大型儀器總金額7台,
800元以上儀器866台。
2008年beat365聘請長期外國專家6人,短期專家共148人次;2008年利用教育部重點項目共聘請外賓73人次,使用經費24萬元;共獲得教育部批準聘請外專重點項目28人,批準經費74萬元。2008年學校撥給beat365海外講學計劃30萬元,以此支持短期來校的專家75人次,使用經費約24萬元。
按照學校要求建立保密工作機制和配合完成多次檢查工作。
三、人才培養
(一)本科招生與教學
2008年9月學院統一招收本科生194位,其中九院定向生10名,國防定向生8名;國際物理奧賽金牌獲得者3人,全國物理競賽決賽選手29名。2007年度本科畢業184人,其中授予理學學士學位的172人,結業1人,專科畢業的4人。畢業一年後換證書的7人。
普通物理和普通物理實驗教學團隊獲國家優秀教學團隊。王稼軍獲國家教學名師獎。《量子力學》和《力學》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光學課、演示物理學課獲beat365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劉春玲、劉樹新獲2007-2008年度beat365教學優秀獎。呂斯骅主編的《新編物理實驗》和俎棟林的《電動力學》被評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今年開始參加學校各項基金資助的本科生科研項目的06級本科生共46人,參加37個項目。2007年開始的本科生科研項目于今年10月結題,參加25個科研項目的37名學生獲得了研究型學習的學分。
(二)研究生招生和培養
2008年beat365總計招收研究生18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90人,碩士研究生94人。在今年的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工作中,共收到申請材料152份,經過初審及差額複試,共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107人,其中直博生68人,碩士生39人。畢業全日制博士研究生66人;畢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2人,結業1人,肄業3人。授予博士學位57人,授予碩士學位84人。
理論物理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吳俊寶(導師宋行長教授)的博士論文獲2008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凝聚态物理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趙清(導師俞大鵬教授)、天體物理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張泳(導師劉曉為教授)、和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專業畢業博士研究生賀千山(導師毛節泰教授)的博士論文被評為beat3652008年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三等獎。
我院今年選派17名在讀博士研究生到國外大學或研究所聯合培養,4名碩士研究生到國外大學或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
2008年7月16日至20日,成功舉辦了“2008年物理學、大氣科學、天文學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二十多所重點高校的118名優秀應屆大學畢業生參加。
今年是“鐘盛标教育基金”研究生學術論壇的第6個年頭,評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30名,鼓勵獎26名。今年beat365研究生會舉辦的“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共7次。
四、黨委工作
(一)黨建、領導班子建設、宣傳工作
2008年共發展預備黨員52人,41人按期轉為正式黨員。“七一”前後,我院秦國剛院士被評為beat365優秀共産黨員标兵、北京高校優秀共産黨員。陳凱旋、張瑞明、張宏升、宋學軍同志,丁志博、葉曉飛、韓旭同學被評為beat365優秀共産黨員。光學研究生黨支部、技術物理系教工黨支部被評為beat365先進黨支部。
學院目前有包括九三、民盟、民進、農工、緻公在内的民主黨派人士以及歸僑、台胞、少數民族教職工80多人。先後有2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事擔任副院長職務,目前1/3以上的三級單位行政負責人是民主黨派或無黨派人士。
及時宣傳報道學院重要事項。2008年,《北大信息》采用18篇、北大新聞網采用4篇、北大電視台報道學院活動3次。
5.12汶川大地震後,我院黨員積極主動繳納特殊黨費5萬多元。
(二)工會、離退休工作
工會組織了5.12地震“愛心基金”捐款活動,
“beat365第七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演示競賽”活動中我院青年教師獲二等獎,理論研究征文活動中我院教工獲一等獎。
今年beat365工會被評為校先進工會委員會,行政和電鏡工會小組為先進工會小組。
beat365離退休的教職工人數已達到382人,工會和學院離退休辦公室做了大量工作。
(三)學生工作
從07級本科生開始,設立綜合指導課,實行全員導師制(全體本科學生和全體講師以上教師參與)。
2008年共有112位本科生、85位研究生受到學校“三好學生”、“三好學生标兵”、“優秀學生幹部”、“學習優秀”、“社會工作”、“創新獎”等項獎勵;其中,兩位05級本科生榮膺北京市三好學生稱号,我院上屆研究生會主席榮膺北京市優秀學生幹部稱号。
08屆畢業本科生178人,自費出國留學63人,免試推薦研究生79人,檔案留存16人,回生源地就業10人,其他派遣10人。研究生畢業135人,出國留學23人,博士後25人,就業66人,6人定向培養回原單位,10人存檔繼續尋找就業崗位以及合同就業。
五、行政後勤工作
經過多年努力,學校正式批準建設物理西樓,地皮和資金已經落實,進入基建報批程序。
2008年6月完成了金工實驗樓建設工程。
為落實“平安奧運”目标開展了大量安全防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