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在北大beat3652009屆畢業生畢業典禮上的發言
發布日期:2016-06-21 浏覽次數:

宋菲君(北大物理60級、66屆畢業生)

2009.7.6
各位師弟、師妹,各位老師,上午好!

我衷心祝賀2009屆北大beat365同學畢業。對于大家,這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我是北大物理系60級學生、66屆畢業生。北大是我的母校,當我在這裡講話的時候,不禁想起當年教過我的老師:王竹溪、黃昆、褚聖麟、趙廣增、趙凱華、郭敦仁、曾謹言、曹昌其、秦旦華、俞允強、林宗涵、吳崇試、鐘錫華、許祖華、金仲輝……是北大物理系的老師,是北大六年的學習生活培育了我、造就了我的畢生事業。

畢業後我在工廠當過工程師、設計科長、研究所副所長,設計出多種光學儀器。80年代,在市場經濟大潮來臨時,我又當起了“弄潮兒”,下海加盟大恒集團公司,擔任副總裁,總工程師和大恒光電總經理,負責國際業務,主持了大部分重要的對外商務洽談,我們研發的産品大部分出口歐洲美國。公司于2000年上市,二十年來大恒光電銷售額年年增長,年年盈利,即使在全球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今年前五個月大恒光電的利潤總額仍然超過2008年同期。

同時,我也是中科院研究員、博導,美國國際光學工程學會Fellow (Fellow SPIE)。在擔任公司高管期間發表了多篇學術論文,寫了五本學術著作,有十多個專利,參與了美國光學工程百科全書的編寫,擔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副主編、物理雜志和beat365物理學叢書的編委。

畢業幾十年來,盡管我一天也沒有做過Pure physics research,一直在做工程,管理公司,但我創建了公司運作模型Company grade vs. revenue per employee (“公司級别-員工人均銷售額”模型),評價公司的業績和實力,得到國際光電産業界的認同;在為國外設計高級複雜産品時,我負責制訂物理模型和系統設計,為歐美大公司研制、生産出多款Worldwide top-level systems (國際先進水平儀器系統),為公司赢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同時,我創建了“多樣的統一”的和諧的公司文化。大恒光電的知名度很高,國際國内光電業界都知道大恒有一位“Prof. Song”。

“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回首往事,我是百感交集的,我深感自己是誤會的人生,誤會的“弄潮”。但我想以自己的經曆告訴師弟師妹們,呼吸了北大的空氣,上過北大beat365,念完了四大力學,養成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北大學風,做什麼都會成功。

今天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還想向師弟師妹們講幾句心裡話,不過俗話說:“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北大物理集中全國理科的尖子,在北大物理接受了最嚴謹、最科學的培養訓練,這是人生道路上一筆最可貴的财富,但這隻是開局,僅僅是人生的第一步。走出校門,走上社會,走出國門,你将發現一個完全不熟悉的世界,你将經曆競争,你可能經曆坎坷。北大學子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但遠非所有北大人都成功順利。

美國企業家克裡夫•沃倫(C. Warren)先生在《物理》雜志撰文《物理工作者與産業》,深刻解剖了物理工作者自身,明确指出産業界成功的物理工作者所必須具備的四要素,即所謂4C:

  • Competence-能力
  • Communication-交流
  • Cooperation-合作
  • Commitment-敬業

在産業界,“平台”、“團隊”非常要緊,優秀公司的實質是“Cooperation”,是許多人的合作平台;“Commitment” 意味着“承諾”和“責任”,意味着持之以恒的熱情;社會、公司都是激烈競争之地,永遠是優勝劣汰,新陳代謝。Cliff說過:“You get hired for what you know, but you get fired for who you are”:你靠自己的知識受聘,你被自己的行為解雇。

我常常感慨一些beat365物理系的畢業生缺乏、不擅長4C中的交流與合作。常常是單打獨鬥,非常吃虧,許多北大人本應成為社會和事業的棟梁,卻因種種原因懷才不遇,不能不說是極大的遺憾與人才的浪費。

此外,北大學生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社會問題無可厚非,但對時弊的解剖不必太過深刻,請記住:這個世界永遠不可能perfect,永遠是“多樣的統一”。同時,對自身的弱點不能太過寬容。切忌自視清高、孤芳自賞,切忌與社會格格不入。 對于北大物理的畢業生而言,EQ大概比IQ更重要

出國深造、到美國拿學位,去發展,是許多北大學子的理想,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經曆。美國一流大學有先進的設備,充足的資金。然而,畢業後如果你選擇長期留在美國,在“獲得”的同時,你也會失去很多:如果你的學問好,地位較高,大家會尊重你,但你可能永遠隻是“客人”,你可能永遠不會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更重大的差異是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如果你的家庭具有東方文化的傳統,如果你喜歡京劇的西皮二黃,愛讀“《紅樓夢》,欣賞 “落霞與孤骛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到了異國他鄉,你會有強烈的失落感。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海外華人,最終又選擇葉落歸根。

事實上,隻有當你的能力遠高于你的同事,你才有升遷的機會。許多國内的教授到美國大學,隻當上technician,原因可能有兩個:1)One can express himself clearly, but the writing skill is rudimentary。美國人的語言表達、描述能力天然比你強得多,作出同樣的貢獻,你很難得到賞識;2)從骨子裡講,人家就覺得你不是美國人,不如美國人。

如果有志“自主創業”,自己當老闆,記住“自主創業三要素”:第一,掌握創新性的技術;第二,要有風險投資;第三,科研成果轉化為商品需要一個孵化期(Ramping time)。可以說,是斯坦福大學(當然也包括U.C. Berkeley, U.C. L.A.等大學)、風險投資和孵化器共同造就了美國矽谷。

當然,創業要有一個團隊,要Team work,團隊的帶頭人很重要,不但要掌握核心技術,還要懂管理,要有“人脈”。如果你不擅長,就找一個懂管理,有人脈的同學加盟。要準備經曆挫折,更要準備經曆成功。記住,許多中國人開的高科技小公司,在創業時很抱團,一旦掙錢就開始分裂。要做到“苟富貴,毋相忘”。

從就業、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的機會更多。學成後不妨到美國企業幹一段,掌握一些先進技術就回國或“兩邊跑”,回國的時機非常重要。如果你還記得宋老師今天的話,必要時你可以找宋老師咨詢。

“下海”加盟大恒集團近20年,我曆經了中國崛起、發展成為經濟大國的全過程。但中國隻是經濟大國,要成為科技強國,根基是教育,還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依靠在座的大學生研究生。如果還有來世,我還學物理,還考北大。

祝師弟師妹們今後的道路順利、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