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國際熱核聚變項目獲百億歐元資金
發布日期:2016-06-21 浏覽次數:
(英國)BBC新聞 (2006-05-26)

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項目獲得100億歐元資金,成為國際太空站之後最龐大的國際科研合作。

包括歐盟、美國、日本、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組成的财團周三在布魯塞爾達成協議,使得這一計劃将可展開實質的工作。

有關各方說,核聚變(Fusion)取得的能源類似太陽的能量,将可導緻更便宜、安全、清潔和用之不竭的能源。

歐盟科學和研究專員波托奇尼克表示,這個計劃代表了全世界半數以上的人口,并認識到,"今天"的共同合作,将可獲得更好的準備,以便應付"明天"的挑戰。

他指出,能源是有關各方共同關心的問題。

通過核聚變反應,當氫同位素的氘和氚(Deuterium和Tritium)聚變成為較重的原子後,就能夠得到能源,不過,要在地球上取得受到控制的核聚變作為能源,必須要将氣體的溫度提高到攝氏一億度,比地球核心還要熱。

回報吸引

對于有關的技術要求,科學家們在過去幾十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如果 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能夠成功,所得的回報将極為吸引。

一公斤的核聚變燃料将産生相當于1000萬公斤的化石燃料(石油)所得到的能源。

官員們估計,在世紀末,世界上10到20%的燃料将來自核聚變,但環保團體批評說,這個耗資一百億歐元的計劃不能夠保證得到作為商業用途的能源。

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選址之争曆經多年紛擾後,終于在2005年6月28日結束,參與實驗項目的6方在莫斯科簽訂協議,決定在法國建造這種全新形态的反應堆。

法國和日本一直都在争取興建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項目(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簡稱ITER,拉丁文"道路"的意思)。

繼國際太空站之後,核聚變反應堆将是國際間最龐大的科研合作項目。從物理學和涉及的能量來說,這相當于在地球建造"一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