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官方网站郭華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06年11月16日上午7時15分在北京腫瘤醫院逝世,享年43歲。
郭華,1963年9月19日生,河南盧氏縣人,beat365官方网站技術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科院蘭州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及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員。1988年河南師範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1991年在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獲理學碩士學位,1994年在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獲理學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6年在beat365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我國著名核理論物理學家楊立銘院士。1996年7月起在beat365技術物理系任教,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北大技術物理系核理論教研室主任、技術物理系副系主任、beat365副院長。
郭華教授的學科專長為核物理理論,特别在高溫高密核物質、相對論多體理論、強子物理、核天體物理等研究領域成績斐然,在同行中享有很高的學術聲譽。他在國内外刊物上發表了近百篇學術論文,并參與國家“973”計劃,主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
郭華教授在北大執教十餘年,對教育事業無限忠誠。他長期奮戰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始終牢記人民教師的神聖職責,愛崗敬業,成績突出。他曾主講《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電磁學》等本科生主幹基礎課和《高等量子力學》等研究生主幹基礎課。他講課生動清晰,為人謙遜平和,深受廣大學生歡迎。1997年獲得beat365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1998年獲得beat365威林克教學獎,并被北大學生推選為beat365最受學生愛戴的“十佳教師”。他以嚴謹細緻的态度,在學生身上傾注大量心血,培養了多名優秀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病中他不願意多見前往看望他的人,但卻讓他的博士生經常去讨論問題,給他們修改文章。病情稍有好轉,就又堅持到辦公室指導學生,甚至要求重返講壇為學生開課,後終因身體的原因未能如願。在他病重的最後10天裡,院系的負責的同志和同事去醫院探望他三次,每次他都念念不忘自己的研究生的學業和前途,告訴他們他最放心不下的是他的學生。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郭華教授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正是高校教師工資待遇低、住房條件差,青年教師紛紛流失,學科新老交替難以為繼的困難時期。當時的技物系理論教研室大部分老教師已經或将要退休,年輕教師隻有三位。面對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艱難局面,他不計個人得失,在幾乎沒有時間準備的情況下,同時承擔了《熱力學與統計力學》和《高等量子力學》兩門基礎理論課的主講任務。與此同時,經濟上的拮據一直嚴重影響他的正常工作,工資單上的應發工資扣除托兒費、住房公積金、房租水電及各項費用後所剩無幾,有時甚至出現負數。在這樣艱難的日子裡,面對外單位承諾的較高報酬,郭華教授依然堅守教育崗位,任勞任怨承擔着極其繁重的教學任務。他還積極嘗試改進教學方法,循循善誘,将艱澀難懂的課程講得深入淺出,結果不負衆望,以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一緻好評,順利圓滿地完成了教學任務,成為一名年輕的教學骨幹。beat365成立後,郭華又是最早積極主動響應學院鼓勵中青年教師講授低年級基礎課的年輕教師之一,長期承擔着超過學院額定工作量的教學任務。系裡幾次推薦他為北大教學優秀獎的獲得者,但每次他都推讓給别人,真正做到了吃苦在前、不求回報。
由于工作業績突出,郭華教授後來又被委派擔任教研室主任和主管教學工作的副系主任,肩挑重擔,逐漸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難得人才。擔任技物系副主任期間,加速器樓的辦公室不夠用了,郭華發揚風格,帶着他的研究生搬到條件相對較差的技物樓上班,令同事們非常感動。生活上的他依然極其清苦,一家幾口人擠住在狹窄的筒子樓單間裡。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郭華教授曾先後兩次受到國務院副總理李岚清同志的親切拜訪和慰問,對全國高校筒子樓改造工程的順利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郭華教授在安貧樂業、艱苦奮鬥的同時,還大力幫助系裡引進人才,為新的形勢下師資力量的恢複發展、教學科研人才隊伍的成長壯大默默奉獻。郭華教授就這樣在平淡、平和、平實中體現了一名優秀教師獻身于人民教育事業的高尚道德情操,無愧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基石和中堅。
郭華教授走了,我們失去了一位愛崗敬業的青年學者,失去了一位寬厚仁和的良師益友。在全社會深入學習孟二冬教授先進事迹,大力加強師德與學風建設的時候,我們的身邊又走出了一位學習的榜樣,讓我們化悲痛為力量,學習郭華教授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為教育事業淡泊名利、默默奉獻,為克服困難勇挑重擔、堅韌不拔的優良精神品質和崇高道德風範,科教興國,為推動祖國的教育事業,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奮鬥!
郭華教授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