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2013屆博士畢業生代表王偉發言
發布日期:2013-07-11 浏覽次數:
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我是凝聚态物理專業2008級博士研究生王偉。能夠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時刻站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感受和心情,我倍感榮幸。

在北大beat365讀研究生的這幾年中,相信大家都一點點地完成了生命過程的一次蛻變。轉身之間,當初的毛頭小夥,現在也許已經經曆了許多坎坷,眉宇間多了一點滄桑,多了一些沉着和堅定。也許你還沒忘面試時的忐忑心情,此刻卻已身披博士的鬥篷;也許你還沒忘記初見學術大師時的敬畏,此刻卻已可與他們談笑風生;也許你還沒忘記納米世界帶來的新奇感,此刻卻已經可以在納米草原自由馳騁;也許你還沒忘記沿湖尋塔的青澀與驚喜,此刻一塔湖圖卻已深深地印在心底。

beat365寬松自由的學術氛圍和追求卓越、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如同肥沃的土壤,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物理英傑。物院賦予我們永不衰竭的好奇之心,以及執着探索的樂觀态度,仿佛一把把精鋼鍛造的利劍,使我們能夠一次次揭開未知世界的面紗,洞穿自然無窮無盡的奧秘。

如果有人問我,你們物院的精神财富,體現在哪裡呢?我想,不用說得太遠,就在我們觸手可及的生活中,就能随處體會到物院精神的滋養。首先是物院中各位老師們的言傳身教,以及由此結下的美好的師生情誼。當年在手磨咖啡香氣中與導師設計實驗與讨論結果的場景,至今我還記憶猶新。此外,同學間的相互鼓舞的情誼,相信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生命中最值得寶貴的記憶之一。跟師兄師姐交流,常常對他們知識的淵博和指導的細緻感到佩服;而在指導師弟師妹的時候,是不是常常對他們傻傻的求知勁兒感到欣慰呢?還記得端着樣品在淩晨時分碰到并肩奮鬥的同學時的一句調侃:“今天你燒了嗎?”

現在我們就要離開北大,離開物院了。在離别的前夕,我希望跟大家溫習這樣一些特别的回憶:①beat3651913年設立物理學們,我國物理學本科教育從此開始。②到2013年,beat365官方网站幾經更疊,已經經受了整整一百年的風雨洗禮。這一百年中,有這樣幾個名字,也許是每一個物院人聽到後,都會肅然起敬的:他們是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的先驅者之一饒毓泰先生,物理學哲學專家、科學教育專家吳大猷先生,我國近代力學奠基人和理論物理奠基人之一周培源先生,我國熱力學統計物理研究的開拓者、漢字新部首檢字法的發明者王竹溪先生,以及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甯、李政道先生、“兩彈”元勳鄧稼先先生、我國核科學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朱光亞先生、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的奠基人之一周光召先生。

從科學的視角看,他們都是北大或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beat365走出來的傑出物理學家,他們猶如一座座的豐碑,在我們前行的遠方矗立着;而從我們祖國複興的艱辛曆程來看,這些閃閃發亮的名字,他們的一生也以各自獨特的形式,镌刻進民族從屈辱走向輝煌的曆程。

百年時光流轉,今天,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上。整整一百年,我們隔着遙遙的時空,将要向前輩們交上一份什麼樣的答卷呢?

在這裡,我不忝冒昧,與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心願:

首先,希望我們不要忘記在beat365學到的格物緻知的能力。要把這種能力帶向社會。不僅自己要用好這種能力去做好工作,更要帶動周圍的人。

另外,不要忘記作為北大校友的校友身份。要為北大的未來更加光輝燦爛而奮鬥;要為北大校友群體增光添彩而努力。

最後,走出校門,要忘掉剛畢業的新人身份、忘掉博士學位的霞衣、忘掉頭上的北大光環,踏踏實實的向社會學習,腳踏實地的做好工作。

同學們,讓我們向母校揮一揮手,向母校祝福、請母校放心、請物院的老師前輩們放心、請所有關懷我們祝福我們的人放心;讓我們昂首挺胸地向未來招一招手,吼一聲“我們來了”。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