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寄語beat3652013級畢業生
發布日期:2013-07-12 浏覽次數:
胡永雲
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尊敬的家長們,你們好!

我很高興代表beat365的全體教師寄語和祝福物院2013屆的畢業生。我對大家的祝願是代表全體教師,但所談的許多事情更多的是代表我自己。

beat365每年都有畢業典禮,但毫無疑問,你們這一屆是最幸運的,因為今年是北大物理100周年。最近有一個成語非常流行,那就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北大物理100年其實也是中國物理的100年,在百年之際,應該是出傑出人才的時候了。所以,我想你們這一屆應該會比往屆更成功,不僅僅是一般的成功,你們都應成長為參天的大樹。

在你們即将遠行之際,我送給大家一句話,那就是“永不放棄進步和追求!”。09級張睿雄同學希望我給09級的畢業留言冊寫點什麼,我就寫了這句話。記得我大學畢業的時候,一位老師對我說過,“三年一小關,五年一大關”。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的意思是:如果你畢業3年之後還不甘于平庸,那麼你很可能會有所成就;如果5年後你還不甘于平庸,還在追求進步,你将基本會有所成就;如果10年之後還沒有放棄追求,你将有很高的成就。反過來說,如果3年不到,你就甘于平庸,那麼你肯定是平庸的;如果5年不到就放棄追求,你也肯定不會有所成就。當時我對這句話還無法很好地理解,但将近30年過去之後,我從自己的經曆以及周圍的同齡人來看,這句話真的是颠簸不破的真理。

追求進步是要付出代價的,并不是僅僅說句話那麼簡單。我讓大家看兩張照片,一張是現在的我,估計大家都能夠認出來。另一張大家未必能認出來,那是我在1986年大學畢業前的畢業照。我們可以看到,追求進步的第一個代價是頭發沒有了,第二個代價是眼神不再清澈,現在目光混濁,第三個是眼神裡沒有了夢想,也許多了一點點自信。我大學時代的心境與你們今天差不多,困惑、迷茫、焦慮,甚至很傷感,對周圍的許多事情感到驚慌失措。但即使在這樣的心境中,我沒有放棄讀書,除了專業書,我還讀了許多其他書籍,其中有一本是斯大林主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我有一個朋友更神奇,他通讀了馬克思的資本論。這是不是很像現在許多同學修經雙一樣?在那樣迷茫的心境中之所以還堅持讀書,現在想想很重要的一點還是沒有放棄追求。

Present 1986.05.26

到了博士階段,不再迷茫,目标很明确,但其實生活得更掙紮,甚至懷疑自己。芝加哥大學有很多很聰明的學生,當你身邊坐了一位智商比你高1-2個數量級的人時,你一定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當你去問老師一個很愚蠢的問題時,你肯定會被老師的眼神所打擊。記得有一次我去問老師δ-函數的積分等于什麼,老師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我知道這個問題問得很愚蠢,灰溜溜地走了。剛入學時,導師給了我一篇論文,告訴我說将來我們就做這一個題目。這篇論文的大緻題目是:用量子場論解釋二維湍流中的物質混沌混合問題,我看了好多遍也沒有看懂。後來有一位同學告訴我,你最好先去看看量子場論。我就去圖書館把Steven Weinberg的那兩卷量子場論借出來,每一本有這麼厚,但越看越覺得要崩潰了。前一段時間我和K所的林潮教授談到博士階段的學習,他告訴我有百分之九十的博士生在博士階段會經曆depression,剩下的百分之十的百分之九十would suffer in their postdoc。我當時大吃一驚,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因為能力的原因才學習得那麼掙紮,原來很多人與我差不多,我的博士後階段還可以。

4年後,好不容易畢業了,當我從校長手中接過學位證書的時候,還是很激動的。畢業的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回到辦公室,那曾經是我每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的地方,我在那裡靜靜地坐了2個小時,回想起那4年雖有激情但帶着苦澀的經曆,真的很不容易。第二天,我開着車去做博士後去了。

雖然我自己的經曆比較掙紮,但還是希望同學們在未來追求進步的過程中會比較順利一些。我祝願大家“且歌且行,迎接金色秋天裡的豐收!”

謝謝大家!

注:本文是根據對口頭報告的回憶整理出來的,與原報告會有細微差異。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