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博士畢業生代表魏玉科同學發言
發布日期:2014-07-01 浏覽次數: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物院博士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言,分享自己研究生幾年的感悟和臨别時的感想。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全體畢業生向辛勤培育我們的各位領導、老師,表達最衷心的感謝;向這麼多年來辛勤操勞的父母,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多年來朝夕相處的兄弟姐妹們,表達最真誠的祝福。

在物院共同生活學習的時光,是我們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一段經曆:燕園的美景,物院的變遷,學習的點滴,老師的教誨,同窗的情誼,這都是我們記憶的珍藏。幾年前進入北大時我們都會問自己,幾年的物院生活将會帶給我們什麼?幾年來我們每個人都在各個維度上努力的成長。如今,在我們要離開的時候,相信每個人内心都有自己的答案,自己的關鍵詞。

回顧自己的北大歲月:唯美的本科時代,充實的研究生生涯。物院的生活是辛苦和忙碌的:理論學習,實驗測量,數據分析,論文寫作……痛并快樂着成長。多年的物院學習生活,在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之餘,磨砺了自己心智,鍛造了自己性格,真正的學會了獨立思考。恩師們的言傳身教,使自己逐漸明晰如何做學問,如何做事,如何做人。

北大一直是中國社會的縮影。當今的北大,又恰如時下的中國,急速的發展與變革背後,潛藏着各種問題與危機。地位讓問題凸顯,責任将危機放大。但北大從未變質,一直在做中國最難的事:盛世時潛心治學,為将來計,亂世時匡扶社稷,為天下計。北大從未像隔壁,活在當下,一直在做最有意義卻相對簡單的事。

百年物院,有着無上的榮光,寄托着我們所有人的夢想和追求。格物緻理的銘文,提醒着我們後輩們物理的真谛。六大宗師的銅像,激勵着一代代北大物理人奮力前行。雖然物院仍有些許問題,但我們一直在努力積累求變,我們堅信厚積終能薄發,量變終會引發質變。

最好的人才要去做最難的事,這也是我們北大人固有的情懷。前路漫漫,有諸多問題亟需我們去解決,困難永遠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北大人,應努力去維系自己内心的那一份情懷:相信自己,勿忘真我,去追尋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校園裡曾經的“學霸”們,選擇繼續你們的學術道路。恭喜你們,你們繼承了北大當下最核心的功能,領取了主線任務,但學術注定是一條不平坦的康莊大道。希望大家靜下心來,潛心治學,為人類謀福祉,做真正的“後期英雄”。一不小心淪為“學渣”的我們,學術不成何處去?時下的中國,問題重重,很多亟需解決的矛盾擺在眼前,危機孕育契機,為我們提供了大展拳腳的舞台。放下身段,也靜下心來,融入社會,重新尋找屬于自己的位置,解決自己将來遇到的問題,完成我們領取的“支線任務”,為社會做貢獻。

将來的生活,随着時間的推移,變量與不确定度會指數增長。無需駐足,去苛求生活函數的解析解。走進生活,研究生活,提取主要變量,淡化次要因素,建立自己的模型,用大量的實驗和嘗試去尋找與自己匹配的數值解。我相信大家都能成功,因為我們是物理人,兼顧理論與實驗,永遠是我們最大的強項。盡管由于每個人情況各異,将來成就會有所不同,但數理方法早就解釋了問題原因:相似的方程,不同的初始值和邊界條件,會得出形式各異的結果。尋找滿足自己條件的最優解,努力去逼近自己的極限,這就是我們要追尋的成功。

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今日之後,我們将踏上新的征程,滿懷對未來的憧憬,卻也難掩内心的留戀和感傷。即将遠行,大家珍重,且行且珍惜。“我們還會回來的”,到時再聚。

最後,我們真心的感謝老師,感謝父母,感謝同學。感謝物院,感謝社會,感謝自己。我們畢業生會在将來,以踏實的成績,感謝老師,回報母校,造福社會。

謝謝大家!

點擊本文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