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beat365隆重舉行“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設立儀式
發布日期:2008-12-11 浏覽次數:

12月10日,在物理大樓212報告廳隆重舉行了beat365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設立儀式。陳互雄先生的父親陳敬熊院士、母親常菊芳女士莅臨beat365,與北大校長周其鳳院士共同簽署捐贈協議。北大基金會、校友會、77級校友代表、北美校友會代表以及beat365師生代表等出席了捐贈儀式。

陳互雄先生為beat365官方网站77級校友;2005年1月因病在美去世。陳互雄父親陳敬熊先生和母親常菊芳女士感念兒子對北大的一片赤誠,捐贈陳互雄生前積蓄在北大設立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北大基金會從“葉氏校友捐贈等額配比基金”中為陳互雄基金等額配比,在北大建立共40萬美元永久基金,獎勵優秀學生和年輕教師,以紀念陳互雄校友對母校、對物理學、對學弟學妹的深情厚愛。

校長跟互雄基金設立者、相關與會代表合影 陳曉林老師主持儀式 胡伯平校友介紹互雄生平

儀式上,beat365院長葉沿林老師代表學院感謝陳敬熊院士、常菊芳女士的關愛和捐贈,也表達了對身為同窗的77互雄同學的追思。2002年77級校友畢業二十周年重返母校聚會,就在今天儀式的同一個地方,葉老師曾經代表77級所有同學為互雄校友頒發“傑出貢獻獎”,感謝他為同學們建立起互相溝通的平台,感情的紐帶。如今,斯人已逝,音容猶在,年輕的互雄校友永遠銘記在77校友的心中。

77級校友代表胡伯平博士作了題為“學習互雄好榜樣”的報告,為大家介紹了互雄校友的生平,以及他在北大求學時與同學們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展示了他們當年的合影,以及互雄校友身着北大T恤衫在美國的照片。互雄校友的朝氣蓬勃、鑽研事業,熱愛生活的種種往事湧上校友們心頭,他們的青春歲月和同學們之間的深情厚意令人深深感動。

陳敬熊院士在緻辭中對于北大基金會、beat365在基金設立上的安排表示滿意,希望以此喚起更多校友關心母校,支持母校的發展,也希望北大創建世界一流,培養更多傑出的、推動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科學人才。

回憶往事 陳敬熊先生發言 會場全貌 雙方簽字

周其鳳校長和陳敬熊先生簽署捐贈協議後,代表學校向陳先生夫婦贈送了感謝狀和紀念品。在随後的緻辭中,周校長說,陳互雄校友品學兼優,為人熱心,有領導才能。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赴美求學,獲美國布朗大學物理學博士;積極參與領導beat365北加州校友會的工作,盡心盡力服務校友、服務社區、服務母校,團結了大批校友。陳敬熊院士和常菊芳女士生活儉樸,傾其所有,關愛北大,他們作為老一輩的教育家、科學家慷慨無私的高貴品質令人感動。

北加州北大校友會會長施旭東女士代表曾經與互雄校友一起工作的北美校友緻辭,深情回憶與互雄校友共同建設北加州校友會的往事,回憶互雄校友的古道熱腸和他的工作智慧。施旭東女士說,互雄校友非常熱心,寬容待人,對于校友會的工作知難而上,敢于擔當,他去世後,北加州校友和當地社區為他組織了追思會,紀念大家共同的朋友。

鄧娅老師緻辭 施旭東女士緻辭 校長講話

基金會秘書長鄧娅老師代表基金會感謝陳先生夫婦的慷慨捐贈,宣布對陳互雄物理基金給與等額配比支持,并表示基金會将繼續努力,做好北大的籌款工作,為學校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儀式結束後,陳先生夫婦和校友代表應邀與學生代表進行了座談。陳先生殷切希望北大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培養傑出的科學人才。寄語同學們必須要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基礎。那句俗語“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陳先生看來沒有錯;如果沒有良好的數學基礎,難以深入問題的本質。陳院士回憶起四十年多前在錢學森的領導下從事國防科研事業,從照搬俄羅斯模式到探索自主創新,依靠數學思維和物理概念解決了重大的工程難題。他認為能夠用數學描述的物理過程無隙可擊,工程人才需要有理論支撐,否則不能夠創新。北大的基礎學科具有很大的優勢,陳先生希望同學們學好數學、物理,學好理論,打好基礎。

陳先生還告誡同學們要有動手能力,要善于團結同學,敢于挑戰權威;創新必須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全面掌握文獻。提到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陳先生十分感慨的告訴同學們要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隻有有了興趣,才可以全身心投入,才可能時刻思考、激發靈感、做出成績,才可能創造發明。另外,陳先生還教導同學們要多讀文學作品,提高文學修養,陶冶情操。

附:beat365官方网站《陳互雄物理教育基金》實施細則
    院系申請葉氏配比基金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