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公告
學院新聞
張嘉俊在畢業典禮上的緻辭
發布日期:2010-07-06 浏覽次數: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和嘉賓們大家好,我是2005級博士生張嘉俊。今天很榮幸在此由我代表各位畢業的同學們講話。回顧五年的科研和學習生活,感慨實多。

我是北大01級的本科生,在北大的九年裡,我從一個對新鮮事物很好奇的弱冠少年,成長為一個合格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這其中經曆了很多艱辛。在四年的本科生活中,為了奠定科研的基礎,我放棄了出國,并在大四和研一完成了必要的學習,在我的恩師李重生教授的指導下,迅速進入了科研的前沿領域。在随後五年的研究生生涯中,盡管科研上也曾遇到很多困難,但是在諸位老師和同學的指導和幫助下,我總能堅持不懈,孜孜以求,最終克服難關,順利畢業。在此,我要感謝對我有過幫助的各位老師和同學,是你們在我最困難和最迷茫的日子裡,耐心地支持我鼓勵我,伴我一起成長,與你們相遇相識相知,是我這一生最美麗的風景和最寶貴的财富。相信這也是下面很多同學的心聲。

在多年複雜而枯燥的研究裡,我們經常處于宿舍-食堂-實驗室這樣三點一線的循環之中,無論嚴寒還是酷暑,我們冥思苦想,我們挑燈夜戰,我們辛勤實驗,我們認真計算……我們也曾遇到困難,也曾想過退縮,但是最終,我們克服阻力,學習新的方法和技術,并利用它們來度過難關。作為國家科研工作的第一線,我們研究生發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這些日子裡,我們互相勉勵,互相幫助,經常進行學術讨論,促進我們互相取長補短,讓工作順利進行。有的同學曾經連續數個日夜,吃住都在實驗室,就為了得到一個滿意的實驗數據;也有的同學為了寫程序和調試,通宵奮戰電腦前,為伊消得人憔悴。我們無怨無悔,把青春抛灑在祖國的科研事業上,迎來了今天這收獲的季節。

但是,北大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豐富的知識和良好的學術環境,也不僅僅是一張成績單和學曆證明,我認為,它帶給我們最寶貴的是一種自由和不屈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造就了一代代北大人在各種不盡如人意的條件下,奮發向上,有所作為的事迹;也是這種精神,激勵着我們在繁重枯燥複雜的科研工作中,堅持不懈,克服難關。相信這種精神将伴随着我們,在未來的歲月裡,為所從事的工作做貢獻,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

我很幸運,在北大度過了生命中最青春的九年。五年之前,當我第一次經曆畢業時,似乎還無法體會即将離開這裡的同學的不舍。而如今,當我也不得不開始打點行囊,準備告别這個已經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的校園時,突然眷戀起學一的醬肘子,藝園的鐵闆炒飯和面食部的豆漿。那熟悉的味道和師傅們熱情響亮的招呼聲,不知何日才能再重溫。緬懷在圖書館自習室和大講堂度過的時光。無論炎炎夏日還是三九寒冬,我們在圖書館的奮發努力,我們在大講堂的笑逐顔開,所有這些美好的回憶,與相識的、陌生的同學一起,我們組成了一道道靓麗的風景。靜園草坪的歡聲笑語和未名湖邊的波光塔影,總離不開我們的身影,那些孤單的、熱鬧的、歡樂的、悲傷的一幕幕,全都是如此令人難以忘懷。最後一次走在南門的林蔭道上,遙想從此天各一方,不知何時,才能再次沿着金色的銀杏大道,回到這一方孕育我們成長,飽含我們的歡喜與憂傷,令人難忘的地方。

作為北大學子,相信大家心中都有幾分家國天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博士畢業,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打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同時也是我們走向社會,造福人民的一個新的開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今天,我們在這裡相互送别,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諸君能夠不忘北大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精神,在各自的行業和領域中作出成績,為母校争光,為人民謀福。期待在若幹年後,我們大家還能相聚一堂,共同見證祖國的繁榮昌盛。

最後謹以東坡先生兩首詞,獻給各位,并與諸君共勉。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裡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尤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返回畢業典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