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行的日本理化所“RIBF”季刊,報道了北大和日本理化所Nishina中心共同建立“Nishina
School”(仁科學校)的消息。RIBF(Radioactive Ion Beam Factory)
是日本花費4.5億美元新近建成的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裝置。由日本理化所Nishina中心負責建造和運行,是現階段世界上最先進的同類裝置。
2006年11月,在beat365舉行的中日雙邊會議上,中國核物理學會和日本理化所簽署了成立“中日核物理合作委員會”的協議,中方辦公室挂靠在beat365,日方挂靠在理化所。除大力推動科研合作之外,合作委員會啟動的項目之一,就是建立面向合作培養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級學生的“Nishina
School”。
經過近兩年的商談和籌備,特别是在核物理理科基地許甫榮、冒亞軍教授和日方Sakurai教授的精心組織和大力支持下,“Nishina
School”于2008年10月7日在日本理化所正式成立。中日核物理合作委員會中方組長葉沿林教授、日方組長Motobayashi教授等出席,理化所負責科研的副執行理事長到場祝賀。北大派出的7名學生和日方的十幾位講師參加了開幕式。随後的近兩周時間,北大同學在鄭濤老師的帶領下,在理化所舉行了豐富多彩的學習交流。日方派出了十幾位RIBF最優秀的科學家給同學講課和交流。第一次交流活動圓滿成功。
按照商定的計劃,“Nishina
School”将成為常設機構。除合作培養研究生之外,每年秋季集中舉辦一次本科高年級學生學習班。核物理理科基地将長期組織和支持此項活動。中方的學生将逐步擴大到其他學校和研究機構。
點擊以上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