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第五十八期
2015年3月27日晚7點,伴着星光點點,由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生會舉辦的2014-2015學年第4期(總第58期)“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在物理樓南208如期舉辦。本期學術沙龍很榮幸地邀請到了大氣與海洋科學系2013級直博生韓晶和趙園紅兩位同學,她們結合自己的科研方向,依次介紹了産生氣候變化的原因,以及農業活動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并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對于當下全球變暖及霧霾問題的看法,呼籲大家更加關注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第一位主講人韓晶,主要從事季風方面的研究。她從根源出發,向大家介紹了大氣運動發生的機理,言辭清晰,娓娓道來:由于地球大氣熱量分布不均勻,大氣發生運動以抵消這種不均勻性,進而形成了雨、雪、風等天氣和季風等氣候現象。此外,她還展示了IPCC描述全球氣候變化的各種指标和顯示全球變暖及其影響的一些數據。韓晶同學表示,雖然無法判斷全球變暖是地球大時間尺度的演化還是人類活動導緻的結果,但自覺愛護地球始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第二位主講人趙園紅,則将目前備受關注的大氣污染作為報告的出發點,她剖析了霧霾的成因,讓我們認識到“無形殺手”氨氣的危險性。她表示,雖然大氣固氮技術的發明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人類的吃飯問題,但也帶來了一些隐患:比如,農業和養殖業會産生大量的氨氣,而铵根離子與酸根結終将會形成PM2.5。她也向大家展示了産生霧霾前後的大氣中各種污染源的分布情況,并且給出了西北太平洋區域含氨量增加的研究結果,進而說明了氨氣所帶來的影響。正如趙園紅同學所說的那樣,“我們今天浪費一碗飯,明天就要多呼吸一口PM2.5。我們不光要關心看得見的東西,更要關心我們看不見的威脅,它們往往才是危害的根源。”

|

|
韓晶在講述大氣運動的原因 |
趙園紅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工作 |
兩位報告人優秀的科研工作、不斷進取的精神以及享受科研的心态給在場的各位同學帶來了極大的激勵。最後,她們還結合自身研究方向,闡述了對于《穹頂之下》的看法,獨到而深刻,并與在場的同學積極地讨論,在思維火花的激烈碰撞下,大家都表示受益匪淺。
本次“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在晚9:00順利落下帷幕。講演者們繪聲繪色的講解,同學們積極融洽的交流,參與其中的同學們均表示收獲頗豐,十分期待下次萃英沙龍的舉辦。
beat365“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至此已經連續舉辦了58期,旨在激勵beat365湧現一批活躍在科研前線的研究生精英;同時加強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提高研究生的整體科研水平。在一次次成功舉辦的活動中,同學們收獲了知識,引發了科研的熱情。希望對學術沙龍有更多想法建議的同學們,能夠積極地和物院研會學術部(phyacd@163.com)聯系,期待這個平台能夠更加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帶來更多的營養!
(撰稿:beat365官方网站研究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