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萃英研究生沙龍
秉承傳統,開拓創新——beat365官方网站“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掠影
發布日期:2009-06-19浏覽次數:

秉承傳統,開拓創新

——beat365官方网站“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掠影

beat365官方网站“萃英” 研究生學術沙龍始于2005年10月,是由beat365副院長馬伯強發起,院團委和院研究生會共同承辦的研究生學術論壇。自開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32期,現已成為beat365頗具影響力的研究生學術活動。“萃英”取“荟萃群英”之意,旨在激勵beat365湧現一批活躍在科研前線的研究生精英;加強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提高研究生的整體科研水平;秉承并進一步發揚光大beat365的優良傳統——嚴謹求實的學術風氣和開拓創新的學術氛圍。

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學年中,又有8名研究生同學來到沙龍,與大家分享他們的科研成果,和同學交流彼此的科研心得。

翻開這個學年裡8位主講人的簡曆,不難發現他們個個出類拔萃:

  • 謝保國,“萃英”25期主講人,07級直博生,師從大氣科學系張慶紅老師。其發表的文章相繼被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8年7月)和Nature China (2008年9月)評為當期的研究亮點(Highlight)。

  • 付偉傑,“萃英”26期主講人,04級直博生,師從理論物理研究所的劉玉鑫老師,已有多篇文章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ical Review D等雜志上發表。

  • 桑立雯,“萃英”27期主講人,2007年碩轉博,師從張國義老師,研究過程中發表文章7篇, 第一作者文章4篇。會議接收的文章或摘要6篇, 參與申請專利4項(發明人前二)。

  • 尤文龍,“萃英”28期主講人,2003年進入北大,師從田光善老師,研究方向是強關聯電子體系。他研究過程中已發表、已接收和正準備的文章達11篇, 其中第一作者文章9篇。2007年發表于Physics Review E第 76卷, 編号為022101(2007)的文章引用率已高達29次.

  • 張嘉俊,“萃英”29期主講人,理論物理專業05級直博生,師從理論物理研究所李重生老師,主要研究高能對撞機上的唯象學。他科研表現非常出色,發表文章數篇,其中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刊登在今年的Phys. Rev. Lett.上。

  • 梁豪兆,“萃英”30期主講人,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專業05級直博生,師從孟傑老師,主要研究原子核集體激發的微觀機制,已發表文章數篇,其中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刊登在08年的Phys. Rev. Lett.上。

  • 李珂伽,“萃英”31期主講人,天文學系06級博士生,師從喬國俊老師和徐仁新老師,主要研究高能天體物理,發表文章數篇。

  • 範瑩,“萃英”32期主講人,03級直博生,師從理論物理所的趙光達老師,主要研究高能物理唯象學,以第二作者身份發表的一篇文章已刊登在了2008年的Phys. Rev. Lett.上。

看到這些簡曆的人都會被他們出色的科研工作所震撼,因為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做出了異常重要而優秀的工作。

“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的一個宗旨是加強研究生之間的學術交流,提高研究生的整體科研水平。因此,每一期沙龍的最後,都會有主講人和聽衆的心得體會交流。回顧一下過往的8期,他們每一個人對于自己的科研工作都有很深的感受。

  • 謝保國:“盡管文章的内容很簡單,用的是最基本的資料統計和分析的方法,但是發現還是很重要的。我也越來越體會到資料分析的重要性,也進一步領悟到,要做好科研必須學會資料分析和資料統計。這也為我們以後做模式和理論方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付偉傑:“多看一些大家寫的好文章;做自己感興趣的科研題目;一定要做有意義的科研題目;把眼光放寬一些,多關心一些其他領域的發展,即使現在自己做不了;要敢于做難度大一些的科研題目。”

  • 桑立雯:“從事實驗研究的同學最好盡早進入實驗室熟悉儀器操作,提高動手能力。 好的想法往往在開始做實驗之後才會産生。 文獻調研是非常重要的。 多和老師交流, 多和不同研究方向的同學交流, 将會有很大啟發。”

  • 尤文龍:“多聽報告,多關注一些科學進展,盡量多學一些東西,放寬視野,今天會的知識說不準哪一天就用的上。”

  • 張嘉俊:“在數年的科研工作中,逐漸明白,科研工作,并不需要從一開始就什麼都清楚,都了解,而是在針對某一課題不斷的學習和思考中慢慢積累,完善的一個過程。”

  • 梁豪兆:“科研的正确性:從簡單的例子或理論出發,認真學習并親自推導公式;做好詳細的工作筆記,并明确地标出存在的疑問;先準确重複出已有的結果,再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科研的創新性:多讀文獻,多聽高水平的報告;思考最新進展與自己工作的結合點;在所得的結果中挖掘新的物理機制或物理現象。”

  • 李柯伽:“不要着急發表文章, 給自己一點時間成長起來。認定一個好的方向要堅持做下去。”

  • 範瑩:“在遇到困難、停滞不前時,在堅持的同時,也要考慮所采用的方法是否得當;多和人讨論、交流,聽取他人的建議,尋找更好的做事方法。”

在與他們的交流中,我們知道了傑出的科研工作、美麗的光環背後是他們辛勤的勞動和大量的付出,也更加明白了“寶劍鋒從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迄今已曆四載。beat365的師生們見證了“萃英”學術沙龍的成長與發展;而“萃英”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同學參與其中。不僅主講人來自物院的各個專業,聽者也包括了研究生和本科生。可以說,“萃英”沙龍的影響力在逐年增強。

“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是一個縮影。“萃英”的發展正彰顯着近幾年beat365乃至beat365研究生在學術方面的發展。 祝願beat365“萃英”研究生學術沙龍,作為一個良好的學術交流平台,能過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