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beat365論壇 2024年第4期(總586期)】雙拓撲絕緣體的量子輸運、光激發和超快自旋動力學
浏覽次數:
主講人: 成昭華 研究員(中科院物理所)
地點: 物理大樓西563會議室
時間: 2023年3月14日(星期四) 下午3:00-4:30
主持 聯系人: 羅昭初 zhaochu.luo@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成昭華,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課題組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990年和1993年先後獲得蘭州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1996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博士學位。1996-2000年,分别在德國馬普金屬研究所和加拿大Dalhousie大學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磁性納米結構與飛秒磁性研究。在Adv. Mater., Phys. Rev. Lett. Nano. Lett., PNAS, Sci. Report, Phys. Rev.B, Appl. Phys. Lett.等國際主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發表的論文中被他人引用5000餘次。

  雙拓撲絕緣體是拓撲絕緣體和拓撲晶體絕緣體的合稱,其拓撲能帶結構同時受時間反演對稱性保護和晶體對稱性的保護。由于多個拓撲表面态的共存,雙拓撲絕緣體可望具有更高自旋流電荷流轉換效率。此外,人們通過打破一個反演對稱性而保持另一個反演對稱性,可為能帶結構、自旋輸運與光學性質的拓撲調控提供更多可能性。到目前為止,雙拓撲态能帶結構帶來的量子輸運與圓(線)偏振光閥效應的影響尚不清楚。我們通過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系統,制備出高質量雙拓撲超晶格(Bi2Se3-Bi2)N。從ARPES的測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拓撲絕緣體(TI)表面态 (狄拉克點位于Γ)和拓撲晶體絕緣體(TCI)表面态(狄拉克點位于鏡面投影線Γ-M方向上)的共存。實驗結果表明,在雙拓撲超晶格中,表面态電子結構對量子輸運和光激發具有高度可調性,這為研究非平庸的CPGELPGE提供一個良好的平台,将為自旋電子或光自旋電子學器件應用方面的雙拓撲态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