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所學術報告】使用黃綠色和紅微型發光二極管的高速可見通訊介紹
浏覽次數:
主講人: 郭浩中教授(陽明交通大學)
地點: 物理樓中 312 會議室
時間: 2023年7月21日(星期五)10:00 —11:30
主持 聯系人: 王新強 wangshi@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郭浩中(Hao-ChungKuo),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IEEEFellow,OSAFellow,SPIEFellow,IETFellow。1992年在中國台灣大學獲學士學位,1995年在美國羅格斯大學獲碩士學位,1999年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獲博士學位,師承紅光LED之父NickHolonyak院士及GregoryStillman院士。主要從事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發光技術及應用研究,在AdvancedMaterials、NanoLetters、ACSNano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超過1000篇期刊、會議論文,引用總數超過20000次,H指數69,獲得國内外專利50餘件、出版專著4本,是半導體光電器件領域的傑出研究學者。

 可見光通訊是一個新興且發展迅速的領域,它具有比傳統Wi-Fi更多的優勢,并且由于使用LED,能減少對其他電子設備的影響,并增強隐私和安全性。我們的研究專注于使用InGaN微型發光二極管(micro-LED)進行高速VLC應用,這包括使用納米多孔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的黃綠色微型LED以及紅色InGaN微型LED。我們在c面圖案化藍寶石基闆上制造了這些微型LED,并成功提高了光提取效率,達到了最高的外量子效率8.7%-3dB帶寬高達442MHz,以及最高數據傳輸速率800Mbit/s。我們也研究了高效InGaN紅色微型LED,其最高的外量子效率為5.02%,最大帶寬為271MHz,以及最大數據速率為350Mbit/s。我們的組件采用了四種核心技術以增強光電特性,包括改進表面電流分布,減少寄生電容效應,使用原子層沉積技術創造保護層,以及使用多芯片平行數組來提高光輸出功率。這些研究結果顯示,當黃綠色和紅色微型LED與藍色微型LED結合時,這些裝置有可能成為下一代全彩智能顯示器和高速光通訊應用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