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beat365論壇 2022年第23期(總545期)】面向碳中和的氫能關鍵材料與技術
浏覽次數:
主講人: 郭少軍 教授(beat365)
地點: beat365物理樓中212報告廳
時間: 2022年10月27日(星期四) 下午3:00-4:30
主持 聯系人: 趙清 zhaoqing@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郭少軍,beat365博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燃料電池);獲首屆科學探索獎、中國青年科技獎、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Small青年科學家創新獎等;曾作為科學家代表參加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科學家座談會、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科學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長期從事面向燃料電池與氫能材料、化學與關鍵技術研究;獨立工作以來以通訊作者在Nature、Science、NSC系列(23)、Adv. Mater./Angew. Chem./JACS(57)等高影響力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論文被他引5.0萬餘次,h指數126;2014-2021連續八年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化學、材料);入選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全球前2500)、全球學者庫全球頂尖前10萬科學家(全球前800)、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材料、化學);任Energy Lab創刊主編,Adv. Energy Mater.、Chem. Commun.、Small Science顧問編委,Sci. China Mater.、Sci. Bull.等15個雜志的編委。

 

  碳中和目标描繪了人類與自然共生的美好圖景,也意味着人類從自然獲取和利用能源的方式将在未來四十年内發生革命性轉變。氫能、太陽能、儲能電池等新能源電池的高效化以及全球能源互聯網的人工智能調控和優化,将成為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氫能是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理想能源載體,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和軍事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是面向我們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如何發展新策略、新催化劑體系和新技術來提升制氫和用氫的催化效率是實現高性能燃料電池應用的關鍵。本報告将彙報團隊在高效氫循環關鍵材料與膜電極的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