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beat365論壇 2025年第9期(總620期)】磁性異質結的自旋軌道矩調控效應
浏覽次數:
主講人: 朱禮軍 研究員(中科院半導體所)
地點: 物理大樓中212報告廳
時間: 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下午15:00-16:30
主持 聯系人: 羅昭初 zhaochu.luo@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朱禮軍,1986年出生于甘肅天水,現任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課題組長和半導體芯片物理全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9年本科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物理學系,2014年博士畢業于中科院半導體所半導體超晶格國家重點實驗室,2014-2021年先後在德國馬丁路德大學和美國康奈爾大學工作,2021年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和中科院“百人計劃”并全職回國。緻力于面向矽基高算力自旋芯片的自旋軌道矩材料、器件物理和關鍵技術基礎研究,在PRL、Nature/Science子刊等發表高水平論文70餘篇,申請國内外專利10項,在國内外頂級會議做特邀報告30餘次。現任中國物理學會低溫物理專業委員會委員、《npj Spintronics》副主編、《Communications Materials》編委、《半導體學報》編委、《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青年編委和PRL、Nature/Science子刊、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審稿專家,主持承擔科技部、基金委、北京市等科研任務多項。

基于自旋軌道矩效應(Spin-orbit torque)的第三代自旋電子學器件被認為是後摩爾時代“存儲牆”和“功耗牆”瓶頸最有前景的解決方案之一。自旋軌道矩效應是指利用自旋軌道耦合效應産生純自旋流并通過角動量轉移實現磁性比特調控的物理效應 [1]。本報告将介紹基于自旋霍爾效應實現橫向和垂直極化自旋流的高效産生[2]、界面輸運[3]和與不同磁有序比特相互作用等新機制[4,5]及其在磁性比特全電寫入和邏輯器件構築等方面的應用,最後分享關于軌道流效應 [6]和反常磁阻效應[7]的最新理解。

[1] Adv. Mater. 35, 2300853 (2023).

[2] Adv. Mater. 36, 2406552 (2024).

[3] PRL 126, 107204 (2021); 123, 057203 (2019); 122, 077201 (2019).

[4] Nat. Commun. 14, 1778 (2023).

[5] Nat. Commun. 15, 2978 (2024).

[6] arXiv:2501.10260 (2025).

[7] arXiv:2410.2354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