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凝聚态
【凝聚态物理-beat365論壇 2024年第14期(總596期)】二維/三維異質集成片上光源與探測
浏覽次數:
主講人: 呂俊鵬教授 (東南大學)
地點: 物理大樓西563會議室
時間: 2024年6月6日(星期四) 下午3:00-4:30
主持 聯系人: 王新強 wangshi@pku.edu.cn
主講人簡介: 呂俊鵬,東南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青年千人計劃獲得者,江蘇省“雙創團隊”領軍人才、“雙創人才”。主要從事物理電子學和微納光電子學研究,研發基于新型半導體材料的光電器件,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期刊發表SCI論文9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論文60餘篇。榮獲強國青年科學家提名,中國産學研合作創新獎,中國發明創新創業獎,江蘇省光學學會青年光學科技獎,江蘇省物理學會傑出青年科學家獎,全國科普講解大賽優秀獎,中國物理學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等。

信息器件正朝着微型化、多功能、集成化等方向不斷發展,需要将不同功能(如光電、存儲、邏輯、傳感等)的材料和器件集成到微納尺度。微型異質集成器件中的缺陷與表界面态(空位、反位、晶界和雜質等)非常豐富,對載流子的影響格外顯著,體現在壽命、輻射複合效率和載流子遷移率等方面并影響器件性能。目前相應的缺陷/表界面-光電性能的構效關系尚未明确建立,嚴重制約了高性能二維光電器件的開發與集成。異質集成過程中的缺陷與表界面的精準調控和按需構築是決定器件性能的關鍵,現有的缺陷工程技術多緻力于如何避免、鈍化或修複缺陷,且存在可控性差、處理不均勻、效應不明顯等問題。該報告深入研究低維異質集成中光電轉換動力學過程的精确解析與精準調控為按需構築新原理、高性能光電器件并探索集成化應用夯實基礎。探索激光與低維異質集成體系的相互作用,利用溫和等離子體技術實現缺陷與表界面态的精準調控,最終使得缺陷這類常規意義上的“負面”因素實現正面賦能,拓展并提升低維異質集成體系的光電應用,實現高質量片上微尺度光源與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