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科研成果
《自然•通訊》報道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賈爽及合作者在“外爾半金屬TaAs的不飽和量子磁性”方面的研究成果
發布日期:2019-04-04 浏覽次數:

《自然•通訊》報道量子材料科學中心賈爽及合作者在“外爾半金屬TaAs的不飽和量子磁性”方面的研究成果

近日,beat365官方网站的賈爽研究員和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張警蕾研究員、南方科技大學的盧海舟教授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對外爾半金屬材料TaAs等在強磁場下的磁性質進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磁扭矩探測和平行磁化率探測技術,他們發現當外爾電子在強磁場下進入量子極限時,其橫向和縱向磁化率都表現出強烈的不飽和性。這一強磁場下的不飽和磁性與非相對論型的拓撲平庸電子呈現的飽和磁性截然相反,是相對論型的電子所獨具的指針性屬性。

由于各種拓撲電子材料的能帶對于包括自旋軌道耦合以及化學勢在内的各種參數高度敏感,決定電子拓撲性質的能量尺度可能小至毫電子伏特量級,因此通常的譜學測量如角分辨光電子譜等往往無法分辨能帶的細節。而普通的電輸運測量隻能表征費米面的貝裡曲率,無法區分相對論型的電子能帶是否存在能隙。這項對于拓撲電子材料的磁性研究,結合了理論計算與強磁場下的實驗表征,提出了探測相對論型的電子的一種決定性指針。該工作已在《自然•通訊》上發表 Nature Communications 10, 1028 (2019).

Magnetic responses of the non-relativistic and relativistic fermions a, b, c, d: The energy bands of non-relativistic (parabolic-band) fermions; g, i, h, j: The energy bands of -relativistic fermions; e, f: Calculated parallel magnetization (M||) and effective transverse magnetization (MT) of non-relativistic fermions are saturated in strong magnetic field. k, l: Non-saturated M of relativistic fermions.

此項工作的通訊作者為賈爽研究員,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張警蕾研究員和南方科技大學的盧海舟教授;第一作者為量子材料中心博士生張成龍和南方科技大學的王春明教授。同時,這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U1832214, No.11774007)國家重點研究計劃(2018YFA0305601)以及中科院先導研究計劃(XDB28000000)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