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科研成果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钚的活度、分布與遷移
發布日期:2015-07-21 浏覽次數:

土壤中放射性核素钚的活度、分布與遷移

自然(Nature)出版集團學術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于2015年7月17日在線發表了beat365郭秋菊副教授課題組的論文“Pu isotopes in soils downwind from Lop Nor: regional fallout vs. global fallout”,報道了他們開展的我國環境土壤中重要放射性核素钚研究所取得的重要進展。

钚是與核武器和核工業密切相關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上世紀有核國家開展的大氣層核試驗是全球環境中存在的钚核素的主要來源。在核試驗場周邊地區,除了全球放射性沉降的钚以外,還存在着來自局地核試驗場的貢獻。郭秋菊課題組長期緻力于我國環境中放射性核素的研究,近年來對我國核試驗下風向甘肅酒泉地區土壤中钚核素進行系統深入研究。利用電感耦合等離子質譜法(ICP-MS)對土壤樣品中钚的放射性活度和240Pu/239Pu原子比值進行了精确分析,首次報道了該地區土壤中钚的活度水平、沉積通量分布和同位素比值特征,并首次對钚核素在我國土壤中的遷移速率進行了實測和預測。

Main results:239+240Pu activities and240Pu/239Pu atom ratios in soil samples

該研究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