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科研成果
孤立蝴蝶結形納米孔内表面等離激元增強單分子熒光
發布日期:2012-03-01 浏覽次數:

孤立蝴蝶結形納米孔内表面等離激元增強單分子熒光

近日,beat365“飛秒光物理和介觀光學”創新研究群體在介觀光學領域取得了新進展。創新群體的呂國偉副教授、龔旗煌教授及其研究生們在單個孤立的蝴蝶結形納米孔内系統地研究了表面等離激元與發光體系相互作用現象,得到不少有趣的觀測現象并與理論模拟相吻合,如:表面等離激元增強單分子熒光是偏振依賴的,且局域激發體積可通過激發偏振調節,激發态弛豫與分子取向相關等。該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知名納米類期刊ACS Nano上 [Guowei Lu, Wenqiang Li, Tianyue Zhang, Song Yue, Jie Liu, Lei Hou, Zhi Li, and Qihuang Gong*, “Plasmonic-Enhanced Molecular Fluorescence within Isolated Bowtie Nano-Apertures”, ACS Nano, 2012, 6 (2), pp 1438–1448.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2Fnn2042412]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973計劃,以及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大力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