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舉行
第六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 “原子核物理最新前沿”于2011年8月27-31日在beat365舉行。暑期學校開幕式由中方主席、學校發起人之一的孟傑教授主持,beat365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葉沿林教授代表組織單位緻歡迎辭,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放射性核素物理首席科學家Sakurai教授介紹了暑期學校的目的和宗旨,法國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GANIL)主任Gales教授介紹了世界核物理發展趨勢和法國參與組織和支持暑期學校的意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柳衛平教授根據自己參與曆屆暑期學校的組織和活動經曆,對與會學員提出了要求和勉勵。
該系列暑期學校由beat365和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于1998年共同發起,已分别于1999、2001、2004、2006、2009年在北京舉辦了五屆。第六屆暑期學校的組織單位包括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德國重離子物理研究中心(GSI)、法國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GANIL)、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國核物理學會和beat365。并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RIKEN、GSI、GANIL、Helmholtz International Center (HIC) for FAIR、ExtreMe Matter Institute (EMMI) at GSI、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中國核物理學會、beat365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資助。
本屆暑期學校共邀請了來自法國、德國、日本、波蘭、美國和中國的K. Blaum、S. Gales、T. Nakatsukasa、M. Ploszajczak、P. Ring、H. Sakurai、A. Schwenk、B. Sherrill、I. Tanihata、林承鍵、柳衛平、葉沿林、張玉虎、周善貴等十四位學者授課。來自南非Stellenbosch大學、安徽大學、安慶師範學院、beat365、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湖州師範學院、吉林大學、蘭州大學、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遼甯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深圳大學、廈門大學、西南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等20個大學和研究所的106名學者和研究生以及16名高年級本科學生參加了為期五天的暑期學校的學習。
本屆暑期學校的主題“原子核物理最新前沿”直接針對當前核科學界關心的熱點問題,特别是對世界新一代裝置産生的放射性核束給核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介紹與讨論。對近年來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及重大發現,例如弱束縛非穩定核中存在的“暈”和“皮”分布、滴線原子核的雙質子關聯發射、非線性多體關聯、集團自組織、連續态強耦合、開放量子體系、殼模型、密度泛函理論、有效場論、超重元素的性質與合成、短壽命原子核質量的精确測量、核天體物理學及相關實驗技術、宇宙演化、恒星中的元素合成、大科學裝置和原理等,進行了系統講授。這些授課擴大了學員的核物理學知識範圍,對核能的和平利用以及核科學技術在醫學、生物學、腦科學中的應用将産生積極意義。很多學員表示,通過向國際一流專家學習,并與之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論,收獲頗豐,并希望計劃兩年一次的暑期學校一直進行下去。部分學員還曾經參加過前幾次的暑期學校。
本屆暑期學校受到與會人員的一緻好評。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FRIB (Facility for Rare Isotope Beams) 項目首席科學家Sherrill教授對參與主辦該系列暑期學校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表示回國後将與美國能源部資助的FRIB項目負責人就相關事宜進行探讨。同時,清華大學也表示将參與暑期學校的組織工作。
本屆暑期學校還吸引了一批本科生前來學習和進行志願服務。他們紛紛表示,能夠有機會親臨會場了解國際學術發展的前沿動向,并和國際頂尖的核物理學家面對面的座談,不僅可以知道最新的科學前沿,而且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方面的成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給學生帶來很多啟示和幫助。
暑期學校的負責人為德國H. Feldmeier教授、中國孟傑教授、日本H. Sakurai教授。
點擊本文圖片可見更加清晰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