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
暑期學校
第四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在beat365舉行
發布日期:2006-08-21浏覽次數:

第四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在beat365舉行

第四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在beat365舉行

為期五天的第四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 “基于新一代放射性核束裝置的物理”于2006年8月21日在北京現代物理中心開幕。暑期學校得到了國内外核物理學界的大力支持,beat365、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德國重離子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以及中國核物理學會為暑期學校的組織單位。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一直對暑期學校給予了大力支持。本次暑期學校還得到歐盟Asia-Link Program的資助。

本屆暑期學校共邀請了來自克羅地亞、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美國、中國等國家的近二十位國際著名學者前來授課,同時還吸引了包括德國GSI,南非Stellenbosch大學,beat365在内的國内外28個高校、研究所的一百多位學者和學生訪問學習。暑期學校的負責人為德國重離子物理研究所(GSI)的K. Langanke,beat365孟傑教授、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的T. Motobayashi教授。

第四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開幕式由中方主席、學校發起人之一的beat365官方网站孟傑教授主持。beat365校長助理李岩松、理學部主任、現代物理中心甘子钊院士、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葉銘漢院士、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張煥喬院士、beat365院長葉沿林、副院長沈波、歐盟駐北京辦事處發展與合作部參贊Marisa Wyganowski女士、Asia-Link Programme助理Wendy Gao女士等與會的中外專家也向暑期學校的開學表示了熱烈的祝賀,并對學員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旨在促進核科學領域青年人才的成長,加強核物理前沿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及合作,增進各國的文化交流的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是由beat365和日本理化所于1998年發起的,此前已曆三屆:1999年第一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 “放射性束核物理和天體物理”在北京現代物理中心舉辦,共邀請了18位國際知名學者前來授課,60名國内外研究生博士後和青年學者參加學習和交流; 2001年第二屆北京亞原子物理國際暑期學校 “天體物理中的核結構和核反應”,有16位來自美國、歐洲和亞洲的著名學者授課,60多名國内外青年學者和學生參加學習;2004年第三屆暑期學校主題為是“不穩定核、超核、誇克膠子等離子體與核天體物理”,授課十四位國際著名學者授課的講師分别來自英國、法國、荷蘭、瑞典、日本和中國,共有九十多位學者和學生參加了學習。

本次暑期學校的主題“基于新一代放射性核束裝置的物理”是當前核科學界關心的熱點。目前,日本理化所投資四億多美元的放射性核束裝置(RIBF)接近完成,将于明年7月起向全世界同行開放,中國蘭州的冷卻儲存環裝置(CSR)也将在明年投入使用,德國投資近十億歐元的大裝置(FAIR)開始建設。在五天的學習中,教師和學員集中闡述并讨論了通過利用新一代裝置産生的放射性核束帶給核物理學和天體物理學的最新進展及重大發現,例如弱束縛非穩定核中存在的“暈”和“皮”分布、非線性多體關聯、集團自組織、連續态強耦合、新的中子物質等,這些進展不僅擴大了核物理學的知識範圍,促進了對宇宙起源更好的理解,而且對核能的和平利用以及放射在醫學、生物學、腦科學中的應用将産生重大意義。很多學員表示,通過向國際一流專家學習,并與之進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論,收獲頗豐,并希望計劃兩年一次的暑期學校一直進行下去。部分學員還曾經參加過前幾次的暑期學校。

本屆暑期學校吸引了一批beat365官方网站本科生前來志願服務。作為即将進行最後一年大學學習的本科生,他們紛紛表示,能夠有機會親臨會場了解國際學術發展的前沿動向,并和國際頂尖的核物理學家面對面的座談,不僅可以知道最新的科學前沿,而且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方面的成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也給學生帶來很多啟示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