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指南
項目定位
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幹,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資助模式
1. 資助強度:100~300萬元;
2. 資助期限:3年。
申請人條件
1.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4年1月1日(含)以後。
3. 具有博士學位。
4. 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 在取得博士學位後至2024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曆;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别突出的,可适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傑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 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3年1月1日以後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後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8. 限項要求: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隻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申報說明等其他内容,詳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
beat365官方网站介紹

beat365官方网站在原beat365物理系、技術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重離子物理研究所、天文學系、地球物理系大氣物理專業和氣象專業基礎上,于2001年5月組建成立。
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27人,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7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0人,“萬人計劃”傑出人才、教學名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2人和其他國家級人才計劃(含青年項目)入選者百餘人次;實驗/工程技術人員68人,行政及其他人員97人,博士後179人,分布在12個教學科研單位。近五年來,引進全職講席/特聘教授6人和助理教授32人;30餘人次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教育部青年科學獎、北京市傑出青年中關村獎、陳嘉庚科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探索獎、達摩院青橙獎、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青年科學家獎、亞太物理學會聯合會-亞太理論物理中心楊振甯獎、全球華人物理與天文學會亞洲成就獎等重要學術榮譽;9人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英國物理學會、國際光學工程學會、美國天文學會、美國氣象學會會士。
教學科研單位 |
普通物理教學中心 |
基礎物理實驗教學中心 |
理論物理研究所 |
現代光學研究所 |
凝聚态物理與材料物理研究所 |
技術物理系 |
重離子物理研究所 |
天文學系 |
大氣與海洋科學系 |
電子顯微鏡實驗室(校級公共平台) |
量子材料科學中心(校級實體研究機構) |
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校級實體研究機構) |
承擔4個新一輪“雙一流”學科(含15個二級學科)和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與數學、化學、生物學、信息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醫學等交叉融合,在瞄準基礎核心領域的同時開拓新興前沿方向。組織實施beat365物理學科卓越人才培養計劃、beat365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培優計劃,建設物理學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和3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延攬國内外優秀生源,探索基礎學科人才自主培養新路徑。
新一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
物理學 |
理論物理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原子與分子物理 |
等離子體物理 |
凝聚态物理 |
光學 |
物理學(高能量密度物理) |
物理學(複雜與生命系統物理) |
天文學 |
天體物理 |
大氣科學 |
氣象學 |
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 |
大氣科學(氣候學) |
大氣科學(物理海洋學) |
核科學與技術 |
核技術及應用 |
核科學與技術(醫學物理和工程)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物理學 |
天文學 |
大氣科學 |
核物理(核科學與技術) |
承擔2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多個省部級科技創新基地和校地共建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加強有組織科研,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重大成果,攻克了多個“卡脖子”技術難題,在多項國際合作研究中作出主導性貢獻。近五年來,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5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7項,17項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國重大科學進展、技術進展、工程進展,中國光學十大進展,中國半導體十大研究進展,中國十大天文科技進展等。
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 |
人工微結構和介觀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
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省部級科技創新基地(部分) |
北京現代物理研究中心 |
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 |
納光電子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 |
醫學物理和工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固态量子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中國氣象局龍卷風重點開放實驗室 |
校地共建新型研發機構(部分) |
beat365東莞光電研究院 |
beat365長三角光電科學研究院 |
北京激光加速創新中心(懷柔科學城) |
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懷柔科學城) |
廣東省新興激光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 |
今天的beat365官方网站立足更高起點、着眼更高層次、錨定更高目标,紮實推進高質量領軍人才培養、高層次師資隊伍建設、高水平科技創新與教育對外開放,為加快建設世界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實幹争先、培優增效的時代擔當。
福利保障
近年來,beat365官方网站積極打造具有較強國内外競争力的薪酬體系,提供全方位、多樣化的社會保障及福利待遇。
1. 高标準薪酬待遇:項目入選者可獲得具有國際競争力的薪酬待遇;根據年度考核和績效評估的結果,可獲得學院統籌發放的年度績效;根據承擔或參與承擔科研項目的情況,可獲得項目組自主發放的科研績效。
2. 高起點崗位發展:項目入選者可受聘beat365教研系列等職位;如獲得beat365博雅青年學者職位聘任,由學校提供相應檔次的人才津貼。
3. 高額度啟動經費:項目入選者可獲得200~800萬元的科研啟動經費(含國家配套)。
4. 高水準辦公保障和實驗條件:學校為項目入選者提供良好的辦公空間;學校已購置各專業領域先進實驗儀器,建有國際一流大型儀器共享服務平台,并配有專門技術人員協助開展多學科交叉前沿研究。
5. 高質量生活待遇支持:學校為項目入選者提供教師公寓、特别房租補貼等良好的生活支持條件,beat365附屬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優質稀缺教育資源,多家三甲等級附屬醫院優質醫療服務保障。
項目申請信息系統
https://grants.nsfc.gov.cn/
項目申請書提交截止日期
2024年4月15日(具體截止時間以beat365人事部通知為準)
聯系方式
有意向依托beat365官方网站申請者,請以“本人姓名+海外優青2024申請”為标題,将個人簡曆、身份證明、學曆學位證明、近五年代表性教學科研成果獎勵證明和其他材料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
宣老師(beat365黨委人事辦公室):myxuan@pku.edu.cn
孫老師(beat365量子材料科學中心):yisun@pku.edu.cn
姚老師(beat365天文學系):yaojie@pku.edu.cn
我們将竭誠為您提供咨詢服務。
北大物理 百年成林 十年新綠
二〇二四 物我共進 邀您同行
來源:beat365黨委人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