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beat365現代光學研究所集成光學與量子信息專業的翟翀昊。很榮幸,今天能夠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和大家交流開學伊始的所思所想。
雖然已在這座園子裡經曆了四載春秋,可我絲毫沒有覺得乏味——北大是常為新的,在北大的我們也是常為新的。每一次回到園子裡,總會有不同的際遇和感受。我們熱愛這個地方,同時也會批判這個地方;我們在這裡體驗各種思想的交流與智慧的碰撞,我們在質疑與争辯中成長。這是我四年來所感受到的北大最鮮明的特點。祝願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尤其是來自其他學校的同學們,可以毫無顧慮地融入這樣的氛圍,一起領悟北大的魅力,一起在積澱了123年的底蘊中追随大師的靈魂與步伐。
我和物理的緣分其實挺磕磕絆絆的。起初是初中時偶然讀了霍金(Stephen W. Hawking)博士的《時間簡史》,便對物理中那些違背直覺的結論十分着迷,驚歎于将三維平直空間擴展為四維彎曲時空的壯舉。後來,又看了對我影響頗深的《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在沒有任何數學基礎的時候去了解量子理論,真的有種小時候仰望天空的感覺,那就是種種雄奇瑰麗,隻可窺其貌,而不可知其源。我迫切地想知道:20世紀初物理學天空存在的兩朵烏雲為何被稱為“烏雲”?薛定谔的貓究竟是不是又死又活的?物質的波粒二象性到底是如何呈現的?所謂的多世界理論是否預言了平行世界?等等。就是這樣,僅僅憑本能的好奇心便足以在少年時代堅定地把物理作為未來志向,但高考結束後,考慮到就業等現實因素,我還是在家人勸說下選擇計算機專業作為志願,幾乎與真正的物理研究失之交臂。
幸好北大靈活的本科教育體系給了我跨院選課并最終成功轉進beat365的機會;對于我來說,人生難得找到一件自己由衷熱愛的事情,能夠堅持初心實屬一種幸運,能夠失而複得更是十分驚喜。當系統地學習物理之後,我才知道衆多有悖于直覺的物理現象背後實則有着堅實的數學基礎,同時也有着強大的實驗支撐。物理學并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簡潔,但優美依舊;物理學家的理想不渝,那就是:解釋萬物!
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物理學家前赴後繼地投入到探求自然世界新奧秘、攀登人類文明新高度的事業之中,而我們也将加入他們的隊伍,甚至為之奮鬥一生。然而,做研究畢竟與我們本科時的學習大不相同;我們不再是去用既定的方法解決問題,甚至有時候可能連問題都找不到!借這個機會,我想把四十多天前剛剛去世的溫伯格(Steven Weinberg)教授在2003年為研究生總結的四條黃金法則(golden lessons)分享給大家,共勉之:
1、沒有人了解所有的知識,你也不必如此(no one knows everything, and you don’t have to)。
2、向混亂進軍,因為那裡大有可為(go for the messes - that's where the action is)。
3、要原諒自己虛度光陰(forgive yourself for wasting time)。
4、學一些科學史,至少了解你所研究的領域發展(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history of science, or at a minimum the history of your own branch of science)。
我的理解是:我們沒有必要在掌握所有的知識以後再去做研究,而要在做研究中去獲取知識;我們應該允許自己在一些複雜問題上浪費時間,習慣在知識的海洋裡迷路;我們應該意識到自己工作的價值,從而獲得極大的滿足感。
而關于我們所要研究的方向,我曾有幸聽過文小剛教授的課,他在課間開玩笑:“如果我告訴你們哪個方向有研究價值,那多半這個方向已經快被别人研究完了;真正有價值的方向往往是自己發現的。”而他也正是這樣去做的。我們永遠無法去先驗地判定某個方向的研究價值。在标準模型建立之後,很多人都認為人類距離解釋萬物僅幾步之遙,誰曾想在安德森(Philip W. Anderson)教授那篇“More is different: broken symmetry and the nature of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science”指引下,凝聚态物理如今發展為最活躍、最豐富的學科之一?而在經典計算機理論建立若幹年後,誰又能想到量子計算如今遍地開花?
希望我們未來幾年,至少保持學術上的純粹性,保持從事科學研究的專注與執着,保持攀登科學高峰的勇氣與韌性,能夠看淡挫折與得失,做回曾經那個飽含科學志趣、追逐物理新知的自己。北大beat365在今年5月份才剛剛慶祝成立二十周年的紀念日,也就是說,她應該比我們在場在的每個人都要年少。期待我們未來幾年,與這樣一個擁有百年學科輝煌但依然迸發青春力量的學院擦出不一樣的火花!
最後,我想用杜甫的一句詩作結,二十五年前李政道先生在北大演講時引用過,雖不是其原意,但确是北大物理人的真實寫照: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榮絆此身。”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