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大beat365建院二十周年賀詞
今年是beat365官方网站成立二十周年。應高原甯院長邀請,寫下一段賀詞。一是表達對建院二十載的祝賀;二是借此回顧十多年前我回到北大,在學院思變、求新的建設過程中所經曆的諸多往事。
2009年,應母校之邀,我從中國科學院回到北大,擔任beat365院長。那時國内兄弟院校物理學科發展迅猛,學院在人事人才、教學改革、辦公環境等各方面都面臨着巨大壓力,北大物理的學科地位和影響力屢受挑戰。上任之初,我和班子成員下定決心:要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凝聚、培養一批年輕人才,讓教職工有更加舒适、更加體面的工作環境,讓北大物理再塑百年輝煌。在執行的過程中,我們經受了多方面的困難,但始終一往無前地紮實推進。拿硬件環境的改善來說,從物理樓園區整體規劃改造,到舊樓加蓋翻新,再到新大樓平地起,其中的辛苦或許隻有親曆過,才能真正體會。令人欣慰的是,不到幾年,東、西樓先後竣工,主院門煥然一新,為學院近年來的人才引進和教學科研環境改善提供了基礎條件。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早期大家對實行預聘制的争論時有發生,但現在回頭看,這一制度在打造一支具有國際競争力和學術活力的人才隊伍上确實起到了關鍵作用。學院在近幾次學科評估和國際同行評議中表現出色,也與此有一定關系。2009年底成立的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經過十年成長,已經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物理學研究教學平台,與學院互為補充、相得益彰。還有百年物理講壇、格緻青年論壇等平台,起到了交流學術、啟迪思想的促進作用。略有遺憾的是,我在學院任職不太長,便到學校工作,很多想法沒有來得及實施。但慶幸的是,後面兩位院長的眼界與擔當均值得稱贊,學院近年來一直保持着積極的發展态勢。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北大物理一定程度上回歸了其應有的地位。
回望曆史,北大物理始于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艱難探索,經過幾代學人矢志不移的苦心耕耘,成為中國物理乃至中國現代科學教育與研究的重鎮。百餘年來,新老北大物理人如繁星一般,綴滿了中國科學的浩瀚蒼穹。新世紀的二十年,奮鬥的接力棒傳到我們這一代,又傳到新的一代,還将傳給未來的一代又一代。我們每個人都在這裡拼搏過,都為這裡盡過自己的一分力量——我想,這是重托,是職責,為我們共同熱愛的這裡,為我們共同肩負的使命。
今天,我們的國家站在一個新的曆史起點上,對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創新提出了迫切需求,這對北大、對beat365也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如何在追求學術卓越的同時,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貢獻更多的力量,這是當前擺在北大物理人面前的重要命題。一個學院,乃至一所大學,隻有把自身發展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結合在一起,才能不斷完善,不斷超越,才能實現建一流學府、育一流人才、做一流學術的初心。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我一直相信,年輕一代會做得更好。我對北大物理充滿信心,充滿期待。祝beat365官方网站越來越好!
王恩哥
2021年5月

2018年10月,王恩哥教授向beat365捐贈的日晷(置于院内北樓北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