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加入收藏 中文 English
首頁 中心概況 研究隊伍 科學研究 交流合作 人才培養 人才招聘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進展 - 正文
  • 科研進展
科研進展

FeSe超薄膜的高溫超導特性

繼單層FeSe薄膜的超導特性被證實後(CHIN. PHYS. LETT. 31, 017401 (2014); Science 343, 230 (2014)),量子物質協同創新中心成員:beat365量子材料科學中心王健研究員、清華大學薛其坤院士、馬旭村研究員、王立莉等老師,繼續對單層(以及兩層)FeSe薄膜的磁輸運和電學輸運性質開展了較為系統的研究。研究發現,對于生長在導電钛酸锶(Nb-STO)襯底上的單層(1 UC) FeSe薄膜,觀察到其磁化響度在随溫度的變化過程中,在85K處出現一個下降,有可能是超導的信号。此外,對生長在高阻STO襯底上的單層(1 UC)和兩層(2 UC)的FeSe薄膜進行了較為細緻的電輸運測試,實驗結果表明其磁通動力學行為滿足熱激活磁通流動模型(即Arrhenius TAFF行為),在低磁場區,處于單渦旋釘紮态,而在高磁場區,磁通束蠕動占主導地位。更為有意思的是,在該樣品中發現,其霍爾系數随着溫度的降低,在略高于TC的溫度,出現從正到負的轉變(即載流子由空穴變為電子)。該工作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 (Scientific Reports 4, 6040 (2014)),孫祎和張文号為并列第一作者。

圖:1 UC FeSe薄膜的磁化強度随溫度的變化曲線(已去
除襯底信号影響)。在85K處出現一個較為明顯的下降。

這項工作發表後迅速得到了業内諸多研究組的關注,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的Ivan Bozovic教授在其綜述文章(Nature Physics 10, 892-895 (2014))中專門收錄了這一工作,并用一張圖來重點介紹,認為這是單層FeSe超導轉變溫度可能突破液氮溫區的重要實驗迹象。他表示,相關的界面超導工作将為高溫超導的研究帶來新的曙光。


版權所有 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

本頁已經浏覽